网站首页 > 创业报道 > 科技创业 > 汽车技术情报战略

汽车技术情报战略

时间: 科技创业

  在本世纪 60 年代初,日本与当时的联邦德国围绕着汽车转子发动机技术 展开了一场科技情报战,日本人以高超的情报窃取技术取得了胜利。本来, 在战后的发展中,日本的汽车发动机技术研究远远落后于联邦德国。
但是,当日本汽车行业得知联邦德国在研制转子发动机的消息后,千方
百计地猎取其转子发动机的技术情报,终于在这一领域捷足先登,成功地抢 先研制出第一台转子发动机,并投入批量生产,日本转子发动机的研制成功, 成为推动日本汽车工业腾飞的里程碑。
到 70 年代初,日本生产转于发动机汽车 24 万辆,是联邦德国的 24 倍,
占世界总产量的 90%,就连号称汽车王国的美国也成为日本新型汽车的主要 买主。
这场彪炳汽车工业史册的间谍战的缘由,还得从日本东洋汽车公司经理
松田恒次说起。
  1960 年 1 月、松田恒次收到了一封来自联邦德国的信函,寄信人是战前 曾与他在日本一起工作过的德国朋友。在信件中,这位德国人询问松田说: “你对一种划时代的发动机感兴趣吗?希望我们开展共同的技术协作。”这 虽然是同行问很平常、随便的两句话,但敏感的松田马上意识到德国同行在发动机技术方面可能有新进展,并且可能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 意义。
  然而,眼前这薄薄一页纸,寥寥数言,使人无法从中窥视到任何有实际 意义的情报。究竟这种划时代的发动机指的是什么?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松 日立即组织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查阅了当时联邦德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希望 从这些公开发表的技术刊物中寻觅到一点蛛丝马迹。
  结果,他们很快便在 1959 年 12 月出版的一家西德报纸上发现了一则消 息,称“内克苏姆汽车公司研制成功转子发动机”。
  经过有关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分析、推测,松田及东洋公司确认,这 种划时代的发动机就是西德工程师汪克尔发明的转子发动机,它与普通发动
  
机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噪声低等优点,且结构简单、造价 低廉,能够适应高速行驶的需要,是

一种极有开发前途的先进发动机。
  鉴于转子发动机在性能上的优点,敏感的日本人意识到它可能代表了汽 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如能抓住这个机会将该技术搞到手,必将对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于是,日本人决心将这一技术情报弄到手。 为此,松田领导东洋汽车公司制定了取得转子发动机技术的“作战方案”。按照这一“作战方案”,东洋公司技术开发署的有关专家,认真分析了 联邦德国报纸上关于转于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以及伏尔斯塔给松田的信,初步判断德国人在转子发动机研制上虽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肯定在技术 上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否则,德国人就不会发出“希望我们开展共同的
技术协作”的试探信号。 接着,日本方面致函西德,以为“技术协作”作准备为由,索要关于转
子发动机的一些技术材料。结果,日本人如愿以偿,弄到了关于转子发动机 基本结构的情报。据此,东洋公司开始了转子发动机的初步设计。
  为了能从西德方面搞到更为详细的技术情报,松田还亲自出马,拜会了 即将离任回国的联邦德国驻日大使哈斯先生,请求他代问内克苏姆公司的转 子发动机“有何长处,以便协作”。两个月后,德国方面发出了希望来人面 谈的邀请。
“曙光”出现了!日本人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按照德国人的要求,认真
准备有关资料并着手“技术考察”的基础工作。 为了保证这次“技术考察”能够有所“收获”,日本企业界与政府通力
合作,甚至连当时的首相池田勇人也都表示关注。池田首相亲自指示日本驻
联邦德国大使馆,让他们为日本企业界的这次“技术考察”提供最方便的条 件。
1960 年 9 月,日本方面组成了以公司经理、设计处长、情报调查室主任
为首的赴西德考察团。 在西德,他们参观了转子发动机试验室,并试乘了由转子发动机作动力
的小轿车。在乘坐这种新型发动机作动力的小轿车时,日本人惊奇地发现,
转子发动机使轿车起步平稳、加速快捷,而且噪音小、油耗低,是一种十分 理想的轿车发动机。

但是,在双方技术合作的谈判中,两国代表产生了分歧。联邦德国方面
提出,以日本转于发动机汽车不能进入欧洲市场为合作的先决条件;而日本 方面则认为,亚洲多为发展中国家,轿车市场十分狭小,坚持面向“世界市 场”的基本立场。
  由于双方互不让步、相持不下,最后使“技术合作”项目告吹。离开西 德时,日本人满心欢喜。虽然技术合作的事已经告吹,但他们取得了实际的 “考察结果”。
  特别值得庆幸的是,在日本人的硬磨软缠下,西德人最后还是以高价卖 给了他们一台转子发动机,使他们获得了实物情报。
  取得转子发动机的样机后,日本方面井未就此罢休,他们还要进一步探 秘。为了弄清楚为什么西德方面迟迟不投入批量生产转子发动机这一悬案, 日本又以“进修”为名,派出第二个考察团。
  在考察团“进修”期间,其团员们颇为“勤学”、“好问”,几乎是凡 事必问。在大量的提问中,日本人提出最多的问题是:“既然转子发动机已
  
经开发成功,为什么还不投入批量生产呢?”对日本人提出的这个问题,德 国人搪塞道:“还有些问题,但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当然,这些“进修”的日本人井非等闲之辈,他们从德国人的闪烁其辞 的回答中窥出了破绽。经明查暗访,加之发挥马克的效能,日本人终于搞清 楚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原来,德国人研制的转子发动机,在启动后不久,由于外壳发生震痕, 使效率急剧下降,最后无法使用。正是这一致命弱点,阻碍了德国人转子发 动机的批量生产。这一重要情报的获得,使日本人得到了抢先超过德国人的 契机。
  日本人在完成了两次“考察”之后,终于弄清了德国人转子发动机的全 部秘密,于是,组织精兵强将开始了研制工作。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艰苦工作, 日本研制出第一台转子发动机。
  然而,在投入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德国人的“难题”也出现了。怎么办? 在机会与困难面前,日本人孤注一掷,调集了各方面专家集中攻关。经过了
500 多次修改设计,进行了 5 万多

小时试验,毁坏了 5000 台转子发动机,仍 然没有克服外壳震痕这一难关。
  正在这关键时刻,一直密切注视国内外技术动态的情报部门传来消息: 日本石墨公司试制成功一种比石墨强度高 10 倍的焦性石墨新产品,而且具有 润滑、融点高和不出震痕的长处。
这一消息使转子发动机的研制者们如获至宝,他们受此启发,运用新材
料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密封片。这种密封片终于克服了外壳震痕的难题,经过
600 多个小时的高速运转试验,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讨论:
①在这场情报战略中,日本是以什么取胜的?
②德国人既然研制出转子发动机,却为什么迟迟研制不出焦性石墨?
③你认为日本人在商业道德上有没有令人嗤之以鼻的地方?
④你是怎样看待情报间谍事件的?

上一篇: 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下一篇: 星座性格看是否适合SOHO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