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创业故事 > 创业案例分析 > 校园创业的“昨日、今日、明日”

校园创业的“昨日、今日、明日”

校园创业的“昨日、今日、明日”
  昨日像那东流水……
  创业偶像:从比尔·盖茨到张朝阳
  孟子曰:“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看来从老祖宗那时中国就有“创业”这个词了。但如今人们了解商业时代的创业一般都是从一个美国人开始:这个哈佛大学大二学生课余编了个操作系统,并看到了它的商机。于是他决定退学,在自家车库里办起了公司。30年后,他和他的“微软”已经家喻户晓,该公司推出的“视窗” 操作系统几乎是每一个电脑使用者无法回避的工具。这个美国人叫比尔·盖茨。
  与比尔·盖茨相比,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学历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但当他1997年底回国时,带回来的只是一个建立中国式“雅虎”的构想。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张朝阳刚到北京人生地不熟,第一餐是互联网先行者瀛海威总裁张树新请的,吃的是面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但随后的事情则众所周知:几个月后,张朝阳的构想吸引到第一笔风险投资,他用这笔钱创建了如今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搜狐”。近来,关于“搜狐”频频出手收购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小网站的报道屡屡见诸媒体,看来张朝阳和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从风险投资受益者到资本代言人的转变。而那些类似于“张朝阳的办公室里喜欢放布娃娃”的八卦新闻让笔者的脑海中闪出了“偶像”两个字。
  无论是看上去木讷得有点像鸵鸟的比尔·盖茨,还是“阳光老男孩”张朝阳,他们在大学生中的偶像地位从来都不比周杰伦们差。而一个个知识换取财富的鲜活实例远比“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更令学子们振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奖者李豹说:“哪个男生没有过创建自己事业的梦想?”因为这种梦想,在一个互联网兴起的机会来临时,学生们就一拥而上了。
  潮涨潮落:网络泡沫催生的创业高峰
  时光倒回到1999年,当时是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正是学生创业的黄金时代。5月份,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家高科技学生公司”的视美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京成功注册;9月份,清华学生鲁军和刘颖作为第一批休学创业者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易得方舟”(FANSO),并于第二年得到了一笔学生创业者眼中的“天价”投资——660万元人民币现金。用捷报频传来形容当初的形势并不为过。笔者当年有幸聆听过刚从斯坦福回来的周云帆在高校礼堂向他的潜在用户群讲解Chinaren的创建理念,那时“我们要办世界上最好的××类网站”是学生CEO们的口头禅。笔者也有幸拜访过位于清华东门学研大厦内“FANSO”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学研大厦曾经汇聚了十数家学生创业公司,而如今这里已变为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地。
  2001年纳斯达克的崩盘标志着网络经济进入了黑铁时代。学生们美好的创业梦想在恶劣的大环境下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当年“视美乐”的创始人邱虹云,目前在清华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虽然仍时常有颇具新意的发明问世,但他没再碰过“ 创业”的事。大浪淘沙,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创业公司活了下来,但就是这凤毛麟角的幸存者,也多半在经历了融资、并购、重组后变得面目全非了。当一届届毕业生捧着制作精良的简历涌向人才市场时,我们必须承认:那个“校园创业”的高峰已经过去了。
  反思:赢利模式是创业的生命线
  抛开国际经济环境的外在因素,或许每个创业失败的案例都有自己的败因:“视美乐”选择了一个竞争过于激烈的市场,做投影设备的很多都是市值数亿的大厂商,在这样的不对等竞争中败下阵来可能是最正常不过的结果;“FANSO”高薪招人的策略从最初就为不少业内人士所诟病,毕竟一家创业公司开出比IBM和微软还高的薪水并非正常现象,最终资金链出现问题,风险投资的钱“烧”光了,散伙成了必然的结局。纵观那个已经远去的创业高峰,清华创业园负责人罗建北教授指出:没有成型的盈利模式是当时学生创业的众多“.COM”的通病。
  现在回首那个全民建网的年代,多少有些与拨乱反正后回首那个人人举着“红宝书” 的年代相类似的感觉。当时有多少人相信网络会彻底颠覆旧有的经济模式啊!王小山写的那个“建个网站卖菜刀”的笑话是当时创业者心态夸张而诙谐的写照。“校园创业”同样无可避免地沾染了大环境的浮躁。技术和知识的确可以转化为财富,但中间这个等号却并非浑然天成,而需要合理的商业运作模式来连接。这恐怕是第一次创业高峰留给后来者最重要的教训。
  简单的用“失败”来形容那批“校园创业者”似乎有失公允,毕竟曾被认为“百无一用”的书生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在商业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单就这份宝贵经历,创业大潮中就没有真正的失败者。当年叱咤风云的创业者中,有些人很快在其他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些则不知所踪。还在创业征途上的“奇乐无限”总经理张有为说:“像鲁军、童之磊(FANSO的两位创始人)这些人,以他们的经历和影响力,再出来做点事会容易得多,可不知他们现在都在哪儿呢?”
  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
  从冲动到理性:好事还是坏事?
  昨日的创业英雄无处寻觅,这并不影响后来者延续他们未尽的梦想。把时间拉回到2005年,一个周日的下午,在101中学旁边的苍绕酒吧,笔者参加了一个创业者沙龙。到场的30多人中有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有毕业几年的人;既有已经拥有自己公司的正在创业者,也有怀着一份好奇心来凑凑热闹的在校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大家轮流上台讲解自己的创业计划,然后再根据兴趣分组交流。参加者的知识背景和项目背景迥然不同,但无论是网络IP电话机,还是个性化品牌时装,讲解者都条理清晰,对产品定位、市场推广模式、管理运作办法、资金调配方案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考虑。尽管如此,讲解者们还常常会说,这只是自己尚不成熟的想法,离实际操作还有很大的距离。谨慎和理性可能是眼前这批创业者与前人最表象的差别。
  北大法律专业毕业的Lakey本身有一份稳定且收入颇丰的职业,工作之余则在运作一个主要针对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和财务咨询的团队。据Lakey说,团队成员都是职业律师或者注册会计师,而共同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其他创业者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在大家对跨出“创业”这一步越来越谨慎的今天,这种“稳扎稳打、开辟第二战场”的创业模式也开始为一些有创业梦想的人所青睐。
  不是每个人都赞同这种试图将“鱼”和“熊掌”兼得的模式。小杨去年曾经和朋友合伙运作了一个英语培训的项目,同时他也在准备考博。结果博士考上了,英语培训却因种种原因最终搁浅。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小杨认为自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业是最主要的败因:“古人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创业这种事是不能给自己留后路的。”小杨说的可能也有道理,创业或许创业正是需要一点冲动、一点果断的事情,过于理性和谨慎是否会错过稍纵即逝的机会呢?
  从办网站到送快餐:脚踏实地的回归
  北京大学学生赵军说他的创业目标是办一个以企业管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网站。但目前还“一穷二白”的他决定通过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来实现资本积累,于是他开始做手工艺制品。网站和手工艺似乎不太搭界,但赵军的做法的确比那些单纯将融资作为解决资金问题唯一出路的创业者实际得多。清华大学宿舍里一纸标明“学生创业”的送餐广告也引起了笔者注意,这家叫做“好吃佬”的送餐公司,老板姓宋,是清华大学去年的毕业生。“让我们抛弃食堂”的广告语和低廉的菜价让笔者相信“好吃佬”真的是在挣血汗钱。
  只是到底是什么让“校园创业者”们从天上掉到了地上呢?
  廊坊清华科技园的一位负责人对笔者说了他对新一轮创业浪潮的看法:现在的学生比从前脚踏实地了,可能干的事情不大,但大家都在踏踏实实地干,这样的创业者无疑能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财富和经验。正在运营面向创业团队提供专业服务平台的Lakey也说:“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学生创业团队和项目,大多拥有比较合理的赢利模式、可行的推广计划以及理性的财务需求。和2000年前后相比,单纯的狂热和盲目性已经大大减少,大家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积极对待。”万通总裁冯仑曾说“用一句话能向别人说清自己是做什么的企业才是好企业”,用这种标准来衡量,即便是送餐公司也比炒作虚无缥缈的网络概念的“COM”更具备好企业的潜质。况且很多学生已经放弃了“一步到位”的想法,运作一件实际的小事不失为整合团队、挖掘优势的好机会。从被动接受教训,到主动经受历练,这无疑是“ 校园创业者”走向成熟的标志。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徐渐网名“一笑”,是水木社区“创业者论坛”的现任版主。同时他也和自己的创业团队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进行着一系列创业的尝试,他对“成功”有这样的解读:“目前我们的收入是一般IT企业打工者的3倍,而作为创业者,我们对工作的投入比他们多得远不止3倍,收入的增长幅度不如投入的增长幅度,这显然不能算创业成功。”他的成功标准看上去远没有“建立全世界最好的××类网站”那么令人鼓舞,但却很实在。如何使自己超额的付出有所回报的确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变迁:“校园创业”亦忧亦喜
  从冲动到理性,从浮躁到实际。“校园创业”经历了大喜大悲后也逐步完成着自己的涅。与几年前学生创业者的自豪相比,如今的创业者正力图一点点地摒除企业文化中的校园气息。一家被访企业的总裁在接受采访时就坦言,希望笔者在报道中尽量回避该公司的校园背景。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合作伙伴,都愿意和有历史、有实力的公司合作,学生创业者难免会给人不保险、不长久的感觉。其实,很多站稳脚跟的学生创业公司现在已很难嗅出学生的气息了。毕竟市场规律不会因迁就创业者当初的学生身份而改变。
  但“校园创业”同时也是整合人脉和资源的一个商标。“清华创业广场”——多少有点名不符实的感觉:虽然名字里有“清华”,但这里离清华还有不算很近的距离;而这个破旧的小楼也很难让人和“广场”的概念联系起来。但“创业”两个字却是如假包换,这个不起眼的小楼里聚集着“博客中国”、“慧点科技”、“奇乐无限”等众多学生创业公司。其中,方兴东的“博客中国”凭借博客文化的魅力和“木子美事件”的影响而红遍网络;而“慧点科技” 在IBM的大树下生根发芽,这个去年被评为IBM全球最佳合作伙伴的公司在近两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公司聚在这个破旧小楼里“卧薪尝胆”,的确有“ 同舟共济”的意味。而两公里之遥的清华科技园主园区,孤独的“搜狐”标志在阳光下分外耀眼,不知“搜狐”的今天会成为这里谁的明天。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政策鼓励:就业压力使然?
  国家在2003年后陆续推出的一些相关政策,似乎让抱有创业梦想的学子看到了美好的明天。在去年颁布的《关于促进普通高校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中特别规定:“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人事管理部门发放和认定的《毕业证》、《自主创业证》,可享受财政部、国家财税总局财税 [2002]208号文件所规定的有关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国家工商总局在“切实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中除了规定限期减免从事个体经营高校毕业生的有关费用外,还强调了“申请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的原则。各省市政府也结合自身情况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中国劳动关系大学学生处处长张同华表示: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国家政策和学校方面都对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自主创业者也会被纳入毕业生正常就业的统计中。但自主创业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张处长也承认,尽管有政策的导向,但真正迈出“创业”这一步的毕业生却并不多。
  创业者对待政策导向的谨慎态度并非没有道理。与税收减免和行政审批上的放宽相比,解决企业的资金流问题才是创业者们迫切需要的,毕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硬道理。而目前规范的风险投资机制恰恰是“校园创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小赵准备毕业后回乡创业,他告诉笔者他成功申请了当地政府的“兴办企业小额贷款”,但仅仅5000元人民币的贷款额让他有点哭笑不得。5000元人民币,作为助学贷款可能不菲,但作为兴业贷款的确有点杯水车薪。
  也有学者对依靠鼓励自主创业来缓解就业压力的初衷提出了异议:高校就业问题的产生不能单纯从“僧多粥少”的角度来看待,挖掘深层原因,目前的高等教育同社会需求的错位和脱节才是内在动因。一般意义上说,自主创业与传统就业相比,对学生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无望者其实也很难创业,创业者留下的就业空白也未必是后面的人可以填补的。难怪在创业者论坛上,有人戏言:“创业不是解决就业的灵丹妙药,创业自身尚有很多棘手的问题。”
  “孵化器”还是“榨汁机”?
  支持并不仅仅来自于政策。随着各种“创业园”、“科技园”的拔地而起。“孵化器”这个新名词逐渐为人所熟悉。“孵化器”又称为企业创新中心或企业创业中心,是通过提供一系列创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帮助和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经济发展手段和企业运作模式。应当看到,在很多学生创业企业建立之初,“孵化器” 机构提供的软硬件服务的确帮了大忙。“清华兴业”当年更因为屡屡在危难时刻为“视美乐”拉来风险投资而被媒体称为“视美乐”的“贴身保镖”。
  但创业者对“孵化器”也并非都是感恩戴德之声,以下文字摘自是一位创业者的自述:
  “……当有人告诉你欢迎你来创业,你一定要学会从他口袋里找出那把准备宰你的刀。我是创业者,我来到这冠以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这是个吃人的机器,唯一不同的是宰你的时候资本的积累有名又有利……”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姜彦福教授的相关研究,企业“孵化器”的形态发展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初级形态的“孵化器”主要向企业提供硬件设施与政策优惠,这时房租是主要收入来源;中级形态的“孵化器”则逐渐转向中介、培训和管理服务;高级形态的“孵化器”则需要以企业为产品进行全方位商业化运作。实事求是地说,国内大部分此类机构尚处在初级形态。姜教授认为:“孵化器”在初级形态应主要发挥扶助职能,赢利应该是中、高级阶段的事,实现“孵化器”和被孵企业的互动成长才是关键。但现实中,有多少“孵化器”机构愿意等待企业成长就不得而知了。于是才有了“孵化器”其实是“榨汁机”的比喻。笔者认为:最终检验还是要靠市场,毕竟只有那些真正“孵”出东西来的“孵化器”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观点: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创业
  即便有再多政策的鼓励和商业运作模式的扶持,创业这条路也永远不会是平坦的“康庄大道”,就像一起学画的孩子最终成为画家的只是凤毛麟角一样。浩浩荡荡的创业 “大军”中又能再出几个“盖茨”或“张朝阳”呢?于是,每个拥有创业梦想的人在跨出这步前都应该自问:我为什么创业?现在我适合创业吗?
  曾几何时,“做老板”是和“暴利”画等号的。而现在“职业经理人”等新概念的出现,让人们不由重新审视这一观念,在很多企业里老板的收入不如一些核心员工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创业”到“守业”的有些封建色彩的观念逐渐被新一代的创业者所抛弃。如果把企业比作创业者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已经不介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把“孩子”交给别人领养了。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创业呢?或许只应该从将某种技术或运作模式应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的最初动因中寻找答案。
  创业可能意味着自己做自己的老板,不受约束,时间自由。但创业更意味着需要更多时间、空间的全身心投入,可能就此无法享受“朝九晚五”之外的那份轻松了。时间可以空闲,但心情怎能做到完全的放松呢?且不说时常要面对可能出现的跌宕起伏和大喜大悲。创业意味着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需要考虑这种生活方式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创业,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多样化的,创业的成功也是诠释成功含义的唯一模式。
  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多数人珍藏起创业的梦想,奔赴用人单位,学习和历练可能会使他们来日出手时能“笑傲江湖”;少数人在深思熟虑后跨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也祝福他们历经风雨能终见彩虹。无论如何,慎重的决定至少可以避免冲动的惩罚。
  大学生,创业可是你的情人?当面临毕业时的你捧着火红的玫瑰拜倒在“创业”的石榴裙下时,笔者不由想替“创业姑娘”再问一句:你真的考虑清楚了?
上一篇: 计划成本法的案例分析 下一篇: 公司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