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创业起步 > 创业机会 >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一、当前开展和深化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研究表明,创业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之一,创办企业提供了相当比例的就业机会,并且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创新发动机的作用,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生产率的提高。[1]为此,美国的一些教育机构和学者最早开始探索创业教育,并从学术意义上研究创业活动。创业教育可以弥补创业经验的不足,可以系统性地发展创业技能。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在国外越来越普及并形成一股强劲的热潮。百森学院和伦敦商学院联合发布的 GEM报告显示,2001年美国超过1500所四年制大学和学院提供了创业课程,可以说目前几乎所有参加美国大学排名的大学均已开设了创业课程,创业教育已成为美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创业教育甚至延伸到中学教育,形成了从中学到大学不同层次的课程。这种创业教育体系现仍在不断扩大和深化中。
  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至今只有几年的历史。1998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开始了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及推广工作。当年,清华大学还举办了中国最早的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竞赛引发的学生创业热潮激发了创业教育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大学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探索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教育部还组织召开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高校创业教育工作。2003年以来,在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校学生涌现出的创业激情和不少毕业生毅然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成为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择业的新动向。据统计,2005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达1.35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55.2%。①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不少高校纷纷设立创业研究或教育中心,开展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在开设创业课程、探索创业教学方法和创业管理研究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清华大学1.998年在管理学院中率先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还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程。厦门大学从2003年起就为MBA开设创业管理课程, 2005年又推出全校性选修课《大学生创业计划与实践》,该课程已被纳入学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培训课程模块。2003年9月成立的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MBA和博士生开设创业与企业成长方面的课程,并且在博土生和MBA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创业管理研究方向。
  我国创业教育和创业研究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但与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离学生的创业需求也相差甚远。根据笔者对厦门大学18 位大学生创业者的调查,有13位创业者回答学校教育对其创业活动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占72.2%。当问及是否在学校接受过创业教育时,有“位回答没有,占77.8%。这个调查结果一方面说明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缺乏对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和技能的培养,学生在现有课程中学习不到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低,很多学生甚至是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学生都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虽然调查中的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但他们期望学校能提供有效的创业教育。调查发现,94. 5%的创业者认为创业教育有必要或非常必要,认为有没有创业教育无所谓的只占5.5%,没有创业者认为创业教育根本不需要(如图1所示)。另据笔者对厦门大学511名在校生的问卷调查,87.1%的学生没有修过任何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83.6%的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只有1.0%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不需要。
  二、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只有11.1%的调查对象是为了自己以后创办企业培养技能,而77.8%的调查对象认为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并不仅仅是为少数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也并不等于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甚至休学创业i而是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素质。如果从这个角度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创业教育,就不难理解创业教育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至于创业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学生的需求并不仅限于开设几门课程,而是需要一个系统的模块和多样化的内容。根据笔者的抽样调查,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内容的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多接触社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占62.5%,说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中最缺乏、最需要的因素是积累社会经验和人际技能; 37.5%的被调查者希望学校教育能培养创新创造能力;31.5%的被调查者希望学校开设创业学或创业管理方面的课程;希望学校提供就业与创业指导以及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比例分别占25.0%和12。 5%(见图2)。基于调查,笔者认为推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和非课程体系;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
  1.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和非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国外开展创业教育较早的许多大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课程计划,这些课程覆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创业教育课程也已经细分为数十门课程。但是,国外的经验也表明,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开设几门创业课程,学生不能仅靠课堂学习来掌握创业技能。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课程体系,还包括非课程体系。创业教育体系不仅要学校参与,还需要社会介入;不仅要具有理论性,还要具有实践性。因此,本文在借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外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和项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包括创业课程,创业研究、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和创业者联盟五个部分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体系中的这五个模块,学校和社会的参与程度不同,理论性和实践性程度也不同,每个模块四周还包括了许多支撑要素(如图3所示)。
  第一个模块是创业课程。
  这个模块的教育任务主要是由学校来完成的,它在内容上偏重理论性,但兼顾实践性。创业课程的设置对象可以分为MBA、本科生和研究生三类,从课程性质上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从我国当前创业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看,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MBA学生,并且很多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提供创业课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从观念上认为本科生不需要创业教育,尤其是非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另外,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集中在商学院,没有很好的渠道或激励因素使商学院的教师向广大非商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导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近年来,随着创业教育理念的树立和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创业作为一种通用技能和态度同样是一种基础知识,是在不稳定性和变化的工作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一种技能传授。这些观念推动了我国创业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笔者在大学生中做了一个关于创业教育应从何时开始的调查,70.6%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教育从本科阶段低年级(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始较为合适,只有5.9%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教育应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选择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课程。各高校在设置创业课程时还应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学科优势,不同学校争取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业课程。
  第二个模块是创业研究。
  要切实提高我国的创业教育水平,必须大力加强创业研究。因为像任何一门学科一样,研究是教学的基础,研究可以促进教学,教学又可以拉动研究。创业研究工作主要靠学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过探索创业活动规律,获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最早从学术意义上研究创业活动的是美国的一些教育机构和学者。根据 Cooper、Hornaday和Vesper (1999)的回顾,美国第一次创业学术会议是1970年在普度大学召开的,共有42位学者在会上发表了关于创业研究的观点。”’此后,这样的研究会议每 5年召开一次。随着更多的学者从各自的领域关注创业现象,创业研究成为管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吸引了很多学者的讨论和关注。
  近年来,我国创业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在举办创业研究会议、出版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进展迅速。目前国内学者已经翻译了不少有关创业学的教材、专著,介绍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有了一些自己的研究成果。国内已有不少高校依托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和教育中心,这些机构开展的研究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学的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围绕创业与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学术界对创业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我国的创业研究目前整体上尚处在引
  述或评述西方研究成果的阶段。专业的期刊和杂志是创业研究者发表学术观点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但至今我国学术界还没有一本专门的创业研究学术期刊或杂志。因此,尽管我国创业学术研究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论是在创业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的建设方面,还是在从事创业研究的学者培养方面,我国创业学术研究的总体水平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个模块是创业论坛。
  这个教育模块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偏重于对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的传授。因为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学校创业教育需要以论坛的形式邀请社会上有经验的创业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学校开设讲座,开展对话,给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技能。这种社会参与的创业论坛对于弥补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和学校创业课堂的局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国外的创业教育中,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参与十分广泛。在我国大学里,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一个内容,常常也邀请一些商界精英到学校开展企业家论坛和对话活动。但是,很多学校组织的这种论坛具有临时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还没有形成一种机制可以使这种论坛长期化和制度化。因此,创业教育体系中的这块内容需要加强。各学校应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校友网络,凝聚一批具有丰富创业和经营管理经验的社会人士,并且通过聘任讲座教授或兼职讲师等形式,形成一种稳定的、在校园里常设创业论坛的机制,使这种论坛活动成为学校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个模块是创业计划竞赛。
  创业计划竞赛是大学生创业模拟练习的一项有效方式,可以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两部分内容,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该项活动深受大学生喜爱,对于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积累创业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球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引入并开展了创业计划竞赛,并已形成了一个全球商业计划竞赛网络,成为一项风靡全球的校园活动。清华大学最早把创业计划竞赛引入我国。 1998年5月,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率先在中国举办了首届创业计划竞赛,拉开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的帷幕。 1999年,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共同将竞赛推向全国,冠名为“挑战杯”,并决定由清华大学承办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我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至今已经举办了五届,竞赛的规模——届比一届扩大,成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一大盛事(见表1)。除了国家级的“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外,目前国内的创业计划竞赛还有各省市级创业计划竞赛、各高校校园创业计划竞赛、地方政府或科技园区组织的创业计划竞赛等。总之,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来风靡全国高校的重要赛事,是当今最热门的赛事之一,得到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社会的关注。
  创业计划竞赛过程中,学生要经过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以及答辩等阶段。通过参与这个过程,学生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能力,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因此,高校在探索创业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创业计划竞赛这个载体,构建培养模式和训练体系,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事业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
  第五个模块是创业者联盟。
  如果说创业计划竞赛是一种创业模拟练习的话,那么创业者联盟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创业实践活动。创业者联盟类似于创业者俱乐部,是准备创业和已经创业的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和学习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准创业者和创业者可以获得诸如培训、风险投资、项目、技术、孵化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创办企业或者新创企业的成长管理。创业者联盟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业教育模块,因为学生可以在这个组织里学习、积累和检验创业知识,就像企业集群的成长机理——样,创业者可以在联盟里获得群体效应。当然,联盟的组建和有效运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联动。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生社团,其活动也不是组织几场讲座、开展一些联谊活动那么简单,而是要通过一个互动的平台把风险投资机构、企业、科技园、孵化器以及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联系在一起,争取获得它们的支持和参与,使大学生创业活动具有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个创业生态系统中,既可以加强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密切学生与风险投资界、企业界等的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创业学习和实践,放大高校的创业教育功能。
  总之,上述五个模块是我国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要认真考虑的内容。不难看出,这个体系是课程项目和非课程项目的结合,在内容上兼顾了理论性和实践性,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2.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中还有一个关键方面在于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由于创业学是管理教育中学科跨越最多、最具综合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最强的学科,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的体验多于概念规则的讲授,因此,对创业教育的师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管理基础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美国,由于大学创业教育发展迅速,也存在着相关师资不足的问题。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大多数创业教育师资和研究人员是从战略、管理、投资、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转型而来。因此,各高校普遍严重缺乏那些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尤其是创业经验)的师资。这就导致了目前国内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和研究的能力不足。
  因此,国内高校须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在师资的培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培训、国际合作、引进短期海外教师等形式尽快提高国内大学创业教育的水平。同时,我们应当借鉴美国许多名校的做法,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等担任兼职讲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创业课程。另外,学校还应当创造条件适当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很多美国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曾经有过创业的经历,并担任过或现在仍在担任一些企业的外部董事,这使得他们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的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
上一篇: 上班族逛超市发现商机回乡创业月入六十万 下一篇: 2010创业需要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