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点子 > 动动脑吧 > 学生思维的潜意识训练

学生思维的潜意识训练

王宁

任教初三年级,翻开六册语文课本,一首首新诗印入眼帘,读了几首,突然心血来潮,背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冰心的《纸船》、《春水》,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品味其情其景,扯起了无边的思绪,那种韵味溢满全身每个细胞,真是美不胜收。忽又想起前年的一次考试作文,题目是“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红’为题写一篇散文”当时竟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不知“落红”为何物?更不知落红有何寓意。这同夏丐尊先生说的“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这种境界有天壤之别。很长时间以来,“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侵吞了仅有的一点训练学生读的时间,“风声雨声读书声”恐怕早已成为历史了。针对这种语文教学的误区,我想说: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语感训练,还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

古今中外的语文教育家早就注意到语感的重要性。早在三十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后来,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五六十年代提出的转换生成理论也强调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语感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上文所写学生出现的情况,因此,加强语感训练势在必行。

语感是人们长期的语言实践和语言训练中培养起来的一种意会感悟能力。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意识和潜意识之分,就好像大海上的冰山,只有三分之一露在外面,也就是我们说的意识,而另外的三分之二潜藏在水底,就是我们说的潜意识。潜意识的发展是有很大潜力的。我觉得语感实质

上是潜意识的发挥。语感较强的,只要有一定的语言信号刺激,可以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分析、论证,就会立刻作出判断,从而获得对言语的模糊的理解。这些语言信号需平日多积累语言材料才能形成。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对于传统的东西,不敢继承的是孱头。这话说的倒是事实。于是,在有了上述考虑之后,心中便也有了一种冲动,那就是——在某些方面借鉴一下古人的学习或者教学方法,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把这种想法概括一下就是:语感的形成依赖多读、熟读、背诵,这是最好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熟读成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现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多读实际上是强化语言积累,强化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感的一个有效途径。古人的学习方法可以为我们借鉴,从经史子集到芸芸百科,古人的阅读涉及了中国历代文化典籍。像巴金、冰心、矛盾等小时候就多过很多大部头。从这一方面讲,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低于240万字,和以前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80万字相比,的确可以引起人们的惊诧了。其实,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就几十万字了,这阅读量也不算的大。

多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多读的积累好比素材库,通过多读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不是孤立的,是融会贯通的,学生读的多了“不知不觉内容与理解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叶圣陶语)以后再遇到一定的语言信号刺激,可以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分析、论证,就会立刻作出判断,从而获得对言语的模糊的理解。这不正是语文教育者期待的语感吗?如果有一天学生在碰到辉煌的落日场面,会从心里涌起王勃的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遇到初春雨景,便会诵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我们可以欣慰的说,我们的付出有了回报。学生已经会用一些读过的诗文来表大自己的所思所想。如:“

疏影横斜水清潜,暗香浮动月黄昏”,怎样的景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怎样的情景?我们应欣慰学生在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之后,语感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熟读成诵也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驾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语言的感受、感悟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长期读、诵、体会、揣摩中渐渐获得的。“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诵读。”说的是十分精辟的。古人读书动辄高声诵读或者低声吟哦,一遍、十遍甚至百遍,直至成诵。这样,做文章的时候引经据典也就无需再去翻阅书本了。那么多的经典文句烂熟于心,所以,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的词章里那么多的典故熠熠生辉也就不难解释了。多进行诵读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融会贯通,可以理解具体语言环境的含义,又可以领悟其用法,学生读的多了“不知不觉内容与理解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叶圣陶语)我们进行这项训练目的也是如此。学生熟读成诵,积累了词汇,句式、修辞、表达方式等,也积累了作者立意、构思的神韵,谴词造句、布局谟篇的奥妙;也积累了作者的语言风格、思想感情、形象塑造等。需要时信手拈来,落笔成文,这也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苦苦追求的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中学生古诗文背诵篇目由原来的50篇上升为80 篇,可能也有一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训练语感的考虑吧。很多有名的老作家经历过私塾的教育,当然也经历了那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虽然吃够了斥责和戒尺的惩戒,但能缔造下丰厚的文学素养也是尽够欣幸的了。

让学生多读,并不是“放羊式”的一味地放任自流,教师要在其中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读的能力,做到有读就有收获。至于阅读的方法,教育界的同仁们曾经做过诸多的探索,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谓“读”,其实就是或默读、或朗读,或速读、或研读,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笔者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推荐名篇读背。

初中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自不能用太多时

间埋头大部头中,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有关文学评论著作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速读了解作品大概,也可在假期安排学生读教学大纲规定的十部文学名著必须读。从小说到散文到诗歌,初中生必读的十部文学名著涵盖了我们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冰心的《繁星春水》以其清新明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让读者感受到她爱的哲学;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让人品味生活的经历造就的文笔的厚重;《水浒传》可以让人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精巧的情节构思……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会增强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学生的语感。

初中生必背的80篇文言诗歌也要花些功夫。把它分散在平时完成,效果可能更好。

重点研读并背诵一些精彩章节。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语文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推荐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名作。“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既能积累语言,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企不一举两得?如果我们没有条件找到或者让学生读到更多的美文,但切不可忽视了我们的语文课本便是一部部精美文章的集子。其中的精彩章节、篇目,即使教学要求中没有对背诵的明确规定,教师也可以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一部分。我现在执教人教版语文课本第六册《巷》一文时,就要求学生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背诵:“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的狂吠。”不用给学生太多的解释,分析这几个句子是怎样怎样的美,我相信,多少年之后他们碰上类似的场景,说不定就会从心里冒出这几个句子来。而这不正是我们训练学生语感的目的吗?

二、创设情境,有感情的朗读。

课文前的导入非常重要,创设情境导入,可以渲染气氛,点燃情感。如若我们讲《周总理,你在那里》,可以创设这种情境: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操劳终身,与世长辞了,消息传开,千山默哀,

万水呜咽,日月无光,人民哀痛,在总理逝世一年之后,人们仍在到处寻找,“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声声呼喊,痛彻心肺。接着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自然会投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受益匪浅。语感训练效果好。

三、揣摩技巧,从形式上感悟情意。

训练学生通过一种语言现象(信号)直接感悟与此相关的内容,体会到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的语言能力,如李清照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一开头就通过七组叠字,传递出一种凄凉无奈的心情,为全诗定下了低沉凄楚的基调。又如鲁迅的《社戏》中“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从九点多到十点多,从十点多到十一点多,从十一点多到十二点多”。这种看似单调罗嗦的语言排列形式,其实是透着新意的,要让学生体会出:一群农家孩子盼着好戏出场却始终等不到的烦躁不安、无可奈何的心情。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是相统一的。让学生从语言形式直接感悟出内容感情,也就提高了语言感受能力。

四、通过比较感悟,训练语感。

贾岛推敲的故事千古流传,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让学生从字面上和意蕴上去体会揣摩。叶老说,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的解释字义,记诵字句、研究语法修辞,最紧要的还是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语文在理解上一定要讲究字不离句,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有的老师在讲精彩句或词时,往往用自己所谓的知识架构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讲如何恰当,有何作用,学生往往听听而已,好点的记住。但如果再换成类似的别的句子,就不知该怎么理解,这样一来,教材编者们煞费苦心选编的现当代文学精品可也就给糟蹋了。就走入叶老提出的机械识记的误区。

针对上述现象,可采用调换、增删课文原词句的方法进行比较,无虚劳费口舌,学生便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直观形象的感受到作者的用词的匠心所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调换词语比较,让学生进行直觉感悟,体会用词准确。将

句中关键的词换成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再与原句比较,可发现它们表达的意思的微妙差异,体会出祖国语言的丰富及作者的匠心所在。如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不仅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景象,而且体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若换成“长”字,则黯然无色。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在练习题的安排也突出了这一点,这也便利了我们进行这方面的语感训练。

(2)、增删比较法。有时为了体现用词的准确性及其表达作用,可采用之。如《像沙漠进军》一课中,“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如果考虑“最主要的”的作用,可让学生去掉这个词,再读原文,其不同就不言自明了,去掉后水成了征服沙漠的唯一武器,这与原文不符。也体现不出水在诸武器中的首要地位。这样在比较中加强了语言感受能力。

五、加强审美情趣,提高语感能力

文学的本质是美,语文教学的本身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也是加强语感训练的一种途径。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鉴赏感悟能力。课文《春》向我们展现了春天万物苏醒,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领会春光明媚的图画,体会作者热爱春、热爱生活的感情。还要让学生品味人情美。课本所选文章大多都赞美人间美好情感的,塑造美好的心灵。如课文《驿路梨花》,训练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让学生体会解放军、哈尼小姑娘、瑶族老人、还有一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投宿者的精神美,他们以雷锋精神激励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精神,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爱的赞歌,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提高了审美情趣。像这样的文章很多,让学生读后达到读感和而为一,自然加强了语感。

六、加强思维训练发展语感。

思维是语文诸要素的核心,加强思维训练是培养语感的必然方向。语感虽带有直觉性、非直觉性,但它又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统一的产物,它既有逻辑思维的成分又有感性的领悟和意会。因此,只有加强思维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语感能力。

(1)形象思维训练。学生在读的同时。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情境,有“身临其境”之感。化无形语言为有形世界,成为积存于大脑的意象,以备于以后的表达与写作。如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荷,“接天连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娇艳的荷花迎着阳光格外清新明丽的图画。读《故乡》时对闰土的前后两次肖像再现,也就加深了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深切思考,从而发掘更深的思想内涵,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一定会加强语感。

(2)发挥想象和联想,发展语感。想象和联想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中尤为重要。课本中安排的课文,可让学生进行再现性联想和创造性联想,如读《天上的街市》让学生再现诗中描绘的情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理想,再如读课文后续想,《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怎么了,《小橘灯》中的小姑娘今天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假如她回到我们身边来呢?假如解放后她遇到冰心会怎么样呢?…….通过这样的读与想,思维必然得到锻炼,至于联想,学会读到此文或此句或此词要想到与之相关的内容。读到写春的内容,要想到有关的其他这方面的内容,还要想到自己写作的关于春的内容,从中查找距离。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连串的意象,增加了感性材料,锻炼了思维,也就使语感得以加强和发展。

(3)发散思维训练,深化语感。有一定的语感基础后,在读课文或其他课外书时,由于认识层次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对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有很深的理解。教师要结合课文教学的手段鼓励学生的创新、发现。学生以其年龄阶段特有的好奇、求知心理可以带动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进行发掘。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主张和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发言,不要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同一个问题,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来表达,时间长了,就使语感得到发展和深化。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学生发现问题的深度必定会令人惊喜。这样,当学生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体会了读的妙处,

他们探究发现的冲动就必然的萌发了,学生的语感便必然的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潜意识便更多的得到发掘,潜藏在水底的冰山终将展露于世

语感是语言认识的最后阶段,是经过长期的语文实践和语言训练才能形成,我们要进一步努力实践和探索,发挥语感在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中的作用,同时使学生的潜意识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如有不妥之处望各同行提出批评与意见。

上一篇: 如何训练潜意识的力量 下一篇: 潜意识开发训练--循序式肌肉放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