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如何创业 > 创业经验 > 运用整合思维 培养综合能力

运用整合思维 培养综合能力

时间: 创业经验

运用整合思维   培养综合能力
  培养综合能力

人的思维具有整合的能力,善于综合整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分析、判断和解决新面临的问题。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历史的眼光和思维,应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地理学的知识和能力,来分析历史事件,发挥思维的整合性,实现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融渗,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结合高三历史《唐朝经济的发展》一节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初浅的想法。

一、引导学生运用政治学科知识来审视历史现象

分析、理解历史现象需要理论的指导,而政治学科的知识为历史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来理解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辩证关系。唐朝前期统治者(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改革了封建生产关系中不合理部分,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了曲辕犁,并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集中反映了唐朝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大面积兴修水利,提高了农业的抗旱能力;大量荒田的开辟,增加了耕地面积;人口大增,增加了劳动力。这一切,都说明了唐朝时劳动人民征服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政府收入和人口的大增,更直接地反映了唐朝经济的发展——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能力增强。

2、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探索规律。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而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只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历史事件的本质,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唐朝政府每年向农民征收大量的粮食和布帛,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唐朝封建经济的繁荣。杜甫的《忆昔》的诗也反映了唐朝盛世的状况:“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但仅仅停留在这

一层面是大大不够的。政府的税收多,国库丰盈的背后是农民生活的艰辛。唐朝的农民要承担封建国家的租庸调,少地的农民还要向地主交纳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粮食。农民的负担是很重的。杜甫《忆昔》中的“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私”是地主而非一般的农民。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社会繁荣背后的人民生活艰辛的一面。所以,封建经济的繁荣,实际上是地主经济的繁荣,仓廪丰实的是封建国家和地主阶级。封建经济繁荣的唐朝是如此,在此之前的强盛的西汉也如此。晁错在《论积贮疏》中说:即是在“文景之治”时,农民一年四季也得不到休息,遇上荒年还得卖田地卖儿女。在此以后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南宋也是如此。家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的南宋右丞相杜范有诗云:“请君试上城头望,多少人家午未炊”。(1)封建社会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基础上的地主经济繁荣,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实质。

    3、用辩证的眼光评价历史现象。人们认识世界应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唐朝劳动人民,创制的筒车“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弟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与翻车比有优势,节省劳力,功效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抗旱时的劳动强度;但筒车也有弱点,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有水流冲激的溪流河岸边才能用,水流平缓的水渠和池塘上就无法使用,只能用翻车。隋唐都城长安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一百多万。长安城内有住宅区108坊,商业区即“市”有4坊,住宅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商业活动严格限制在“市”内,“民有向街开门者,杜(绝)之”(2)住宅区禁止开设店铺;同时商业活动的时间也作了严格的限制,“凡市,日中击豉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3)只能在下午进行。对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作严格限制,虽有利于封建政府的管理,但毕竟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限制了百姓的生计,也给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

的不便。这种局面直到北宋才结束。辩证的眼光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认识得更透彻更全面。

    4、解读国家职能在历史上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对外和对内两种职能。教材中有关唐都城长安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封建国家的职能。城北是宏伟的宫城和皇城。宫城为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宫城南面的皇城是政府各部官署。长安城最宏伟的建筑是宫城东北的大明宫含元殿。宫城和皇城的东、南、西三面都是住宅区相包围。长安城的这一布局体现了“至高无上,面南称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理念,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政治统治的国家职能;宏伟的宫城和皇城象征着皇权的威严。整座长安城,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4),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筑城技术和封建政府的高超的规划设计与组织施工能力;街道两旁,树木成行,并开有排水沟,美化环境,排泄污水,体现了很强的环保意识;宫城、皇城等行政区和坊的住宅区严格分开(每一坊都筑有坊墙),住宅区和商业区也严格分开,便于封建政府管理。唐都长安的这些特点,又反映了封建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

    二、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来加深历史现象的理解

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地理学认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商业和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使居民点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城市的发展,集中反映了作为自然经济补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经济的发展。早期城市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可供居民所需的农产品有限,城市数目少,规模小,多分布在灌溉农业发达的大河流域,或交通便捷的河口、海岸上,成为 国际性、全国性或地区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了地理知识作铺垫,理解唐代城市的繁荣就容易多了。全国政治中心,亚洲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国际性大都市唐都长安及其陪都洛阳分布在黄河流域,被人称为“扬一益二”的经济中心扬州和益

州出现在长江流域上。南方大都会广州处在河口和海岸交汇处,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起点。而城市面积达84平方公里,人口超百万,有世界第一城之称的唐都长安,有来自各地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人,成为 一座国际性大城市。唐都长安是唐朝众多城市的代表,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华,折射出中华文明的灿烂。

     2、手工业中心的分布。工业分布是工业生产的空间组织形式。影响古代手工业中心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基础、原料产地、交通运输。本节教材提到唐朝9个手工业著名产地(或中心):定州、邢州、巩县、宋州、亳州、扬州、益州、宣州、越州均在农业发达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很好的农业基础;各著名产地附近均有丰富的相应手工业所需的原料;均分布在黄河、长江和大运河沿岸或附近,交通运输廉价、便捷。唐朝的手工业中心(著名产地)5个在黄河流域,4个在长江流域,说明长江流域已是与黄河流域并驾齐驱的经济区。封建经济发达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起支撑起唐朝的繁荣。正因如此,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座高峰。

三、再用历史启示联接起历史与现实间的联系

读史使人明智。但历史要真正成为人们的财富,需要读懂读通历史,需要感悟,从历史事件中悟出一些道理,得到一些启示;再运用历史事件中悟出的道理去理解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历史启示是联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唐朝经济的发展》这节教材给我们以许多的启示。除了可以得出政治学科和地理学科的以上观点外,还有许多,如:

     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改革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合理部分,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激发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稳定—发展是个有机的整体。唐朝统治者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向世界播洒先进的文化,也吸收优秀的外国文化,促进了自己的繁荣,更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当今的中国应不断

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要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早日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隋唐之前,全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北方比南方发展快;隋唐时期,长江流域已成为与黄河流域并驾齐趋的经济发达地区,南北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南北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起支撑起唐朝的繁荣。当今,我国的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要快一此。党中央作出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英明决策,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必将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历史事件,再从历史事件中悟出相关学科的一些观点,帮助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或从历史现象中揭示出社会发展规律,去理解社会现实问题,符合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符合人的思维具有整合性的特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上一篇: 马云点评创业 下一篇: 军事战略思维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