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如何创业 > 创业经验 > 方兴未艾的城市雨水利用

方兴未艾的城市雨水利用

 “水窖工程”使我国干旱地区雨水利用走向了世界,在借鉴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北京市,已有一批雨水利用工程得以实施,还有一批不同类型的雨水利用项目正在设计或实施中。

    方兴未艾的城市雨水利用

  城市雨水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广阔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雨水利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兴利势头,并走进我们的生活。

  与缺水地区农村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不同,现代城市雨水利用不是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包括减轻城区雨水洪涝和减缓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多重作用。其内容涉及城市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雨水径流的污染控制、雨水作中水等杂用水源的直接收集利用、采用各种渗透设施将雨水回灌地下的间接利用、城市生活小区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利用等方面,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

  以前,城市水资源主要着眼于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不重视对城市汇集径流雨水的利用而任其排放,造成大量宝贵雨水资源的流失。随着城市的扩张,雨水流失量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城市的严重缺水,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量地排放雨水又带来城市水涝、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步进入到标准化和产业化阶段。比如1989年德国出台了雨水利用设施标准,对住宅、商业和工业领域雨水利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过滤,储存,控制与监测4个方面制定了标准。1992年“第二代”雨水利用技术问世。又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已是“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设备的集成化。即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雨水利用在我国虽然历史远久,但主要应用于缺水地区农村。在水资源越来

越紧缺的近20年来,由于政府支持而得到了广泛开发。自20世纪80年代末,甘肃实施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内蒙古实施的“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宁夏实施的“小水窖工程”、陕西实施的“甘露工程”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雨水利用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在我国发展较晚,它主要是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紧缺和环境与生态问题而引起人们重视的。而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了项目研究。由于缺水形势严峻,北京在雨水利用产业中走在了全国前列。据专家介绍,北京城区雨洪最大可利用量多年平均为1.93亿立方米,按北京年均595毫米降雨量和平均每年新增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估算,如果有80%的建筑设有雨水收集设施,北京每年就可以留下238万立方米的“天上之水”。让我们看看北京市近年来雨水利用和开发情况:

  1998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和北京市城市节水办联合开展城市雨水利用研究。从城市雨水水质、雨水收集利用方案及与中水系统的关系、雨水的渗透方案及渗透装置、雨水的污染控制及净化措施、雨水利用与小区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2000年,北京市水利局和德国埃森大学的示范小区雨水利用合作项目启动,选定了3个示范小区。该工程利用建筑屋顶、道路、庭院等收集雨水,用于冲厕所、洗车、浇绿地、洗衣服或回补地下水。同年,北京市政设计院开始立项编制雨水利用设计指南。年底,北京市政府下达66号令明确要求开展市区雨水利用工程,在2008奥林匹克场馆建设中也将采纳雨水利用技术。

  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包括雨洪利用规划内容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同年,北京市开始在8个城区建立雨水利用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的雨水利用工程22项,在建雨水

利用工程还有近20项。

  2003年3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水利局又联合发布经市政府同意的《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明确“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各类建筑物、广场、停车场、道路、桥梁和其他构筑物等建设工程设施)均应进行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和建设。……建设工程的附属设施应与雨水利用工程结合。景观水池应设计为雨水储存设施,草坪绿地应设计建设为雨水滞留设施”。7月,北京市第一个大型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在丰台大桥泵站启动,此工程竣工后,每年可节水1.5万立方米以上。

  2004年8月,北京市第一个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绿地灌溉的蓄水装置在朝阳区双井街道双花园社区投入使用,预计年节水约6000立方米。

  从北京的实践看,城市雨水利用已进入实质性的推广实施阶段,这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在近日召开的“雨水利用技术与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就雨水利用工程的收集方式、处理技术、利用途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深入探讨。诸多专家纷纷提出,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雨水利用技术指南、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加强雨水利用工作的技术立法;加强跨行业联合攻关,因地制宜,推广雨水利用技术;采用“贴近自然,还原生态”的方式,以达到保护环境,科学发展,充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的目的。

上一篇: “统一”企业营销创新案例列入MBA教程 下一篇: 秸杆与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