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如何创业 > 创业ABC > 浅析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浅析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时间: 创业ABC 浅析作业成本计算
    一、作业成本法的涵义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又称作业成本计算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依据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企业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而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来完成。因而,产品成本实际上就是其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在计算成本时,首先按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它不是单纯的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上,它通过对作业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一种动态信息。它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样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更准确真实。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体系
    作业成本法是西方国家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的热点,针对传统成本会计的缺陷,很多西方会计学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作业成本法涉及的核心概念有:资源、作业、成本动因、作业链与价值链等。
    1、资源。资源是成本的源泉,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
    2、作业。作业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是工作的各个单位。
    3、作业链与价值链。作业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价值链是与作业链紧密关联的。按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一项作业转移到另一项作业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价值量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全部作业的集合,也是全部作业的价值集合。
    4、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作业成本法将成本动因分为两类,即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5、成本库与成本库分配率。作业成本法为每一个间接成本项目确定合理的成本动因后,将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本库,而一个成本库所汇集的可追溯成本则可按成本库分配率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某成本库分配率=该成本库归集的可追溯成本/该成本动因耗用总数
    某产品应分摊的间接费用=该产品成本库的作业量×成本库分配率
    三、作业成本管理的优缺点
    1、作业成本管理的优点
    (1)扩展了成本习性的概念。作业成本法用成本动因解释成本习性,把成本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三类。作业成本管理是把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将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并假设企业所耗用的一切资源都是因作业而发生的。
    (2)使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更正确。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直接归集于产品外,制造费用也分别按各项作业活动归集到同质的成本库中,然后分别选择合理的作业分配标准,将成本库中的制造费用分摊于产品中。成本分配标准更多、更具体,使得许多传统的不可控的间接成本成为了可控的直接成本,进而为成本控制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3)优化了产品组合,提高了企业战略决策水平。产品组合决策,是利用整个企业的“生产价值”来决定产品获利能力及优先生产次序。在作业成本法中,管理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直接归属产品的成本。
    (4)动态追踪分析。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分析,从成本动因入手,目的是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将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决策、计算、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目标。
    2、作业成本管理的缺点
    (1)成本管理的内向型局限。作业成本管理虽然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并提出作业链和价值链的概念,但它仍着重于企业内部生产领域的改善与控制,提高企业的内部效率,因此它仍属于内向型的管理,未能将成本控制扩大到企业的外部领域,也没能从长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成本控制。
    (2)工作量大,实施成本高。作业成本管理的工作量大,企业作业过程复杂,作业中心多,成本动因基础数据收集的工作量很大,相对应的计量成本也高。
    (3)各作业中心之间成本协调、配套管理跟不上。有些企业过分注重公布成本因素的月变化情况,但在针对各个成本库和作业中心之间如何相互协调、控制成本产生的过程、削减成本费用方面,却缺少相应的措施和手段。
    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关键
    作业成本法没有固定的框架和统一的模式,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实施目的和核算体系,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开展。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开展作业成本管理的关键包括:
    1、获得企业高层的认同。企业领导者的认同是实施作业成本的前提。只有获得企业领导者的支持,才能为在企业中推广作业成本法,进而开展作业成本管理创造条件。
    2、明确实施的责任主体。作业成本法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同时牵涉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如果作业成本的实施中没有一个具体的主管部门,就可能出现人人有责、人人都不负责的情况。
    3、推动组织再造。作业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全员实施的一项工程,因为作业成本必须清楚企业的运作过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收集以及改善行动都需要全员参与。
    4、开发和应用实施工具。作业成本的实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尽快开发适合我国企业特色的作业成本软件,使得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标准化、信息化,同时加快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集成,是促进作业成本法在制造、电信和IT等行业规模化实施的关键。
上一篇: 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途径分析 下一篇: 中国童装十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