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络营销 > 营销策划 > 中国营销遭遇的成长烦恼

中国营销遭遇的成长烦恼

     1997年岁末,笔者曾就冰箱产业相关问题对国内几大家电企业进行了一次“飞行采访”。当时彩电、微波炉、VCD等行业已经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整个冰箱市场却是波澜不惊,排名前十位的国产冰箱品牌已连续三年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越来越向强势品牌集中。这次采访的最后一站是在北京海尔别致的四合院里,当正式采访结束后,海尔冰箱北京营销中心经理陆海峰先生问了一句:“我的同行们怎么看今后的竞争啊?”“这次大家主要谈的是如何使产品技术领先、品牌影响提升上。”“那他们对海外品牌的看法呢?”“没人提到。大家都觉得压力主要来自于国内竞争对手。”“啊,”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他们不认为国外对手很厉害啊……” 原来对手很厉害。
   之所以对这一细节记忆犹新,是因为觉得陆提的问题有点奇怪。不错,我们经历过国门放开后海外品牌的抢滩登陆,经历过他们占有市场绝对优势并带来“洋品牌崇拜”,但在以十几年时间抗衡了跨国巨头输出资金、输出技术以及输出品牌造成的市场重压之后,当时相当一批中国企业,尤其是众多家电企业,已充分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起了物美价廉的消费信心,并拒“敌”于国门之外。那时认为海外顶尖品牌营销能力不过尔尔的大有人在;而今天,面对着只用两年便进入冰箱品牌第一集团、销售额在中国年增126%的伊莱克斯,面对着把日美市场置之脑后、抱着代表最高技术的“影音头等舱”锐屏彩电系列先跑到北京来发布的松下,面对着王府井东方广场里具有神奇吸引力的索尼探梦馆,再质疑海外品牌的营销水准却没人会信了。 曾经被我们打败过的很多品牌又反过来再次打败我们了;恰在此时,中国企业的营销能力却正普遍地经历着成长的烦恼——仿佛一夜之间,绝大多数企业都感觉到了营销乏术的经营难题,人们开始发现越来越不了解市场与竞争对手,越来越难以把握自己制定的战略战术是否有效,曾经似乎很明晰的营销价值体系也变得十分混乱……
   "狂降、恶炒、乱轰、谩骂、阻击" 正流行
   首先是“狂降”。
   以表现最为惨烈的彩电业为例,五六年前的降价操作是有目的的、主动的、清醒的,就算出招凶狠点儿,也是为了重新洗牌而尽快肃清小企业,为了领先巨头的强势更强;而在21英寸彩电跌破700元、25英寸彩电跌破1000元、29英寸彩电跌破1500元的今天,人们再也没空关心这是第几次价格战了,大家伙只顾争先恐后地投入,人人都知道恶性降价是低层次的营销竞争,但又人人身陷其中而无力自拔,可称得上是中国营销烦恼中的最烦恼者。
其次是“恶炒”。
   为了品牌的传播效果,将一件事正过来说反过来炒、进行点概念战本无可厚非,但力求故弄玄虚以至于到“恶”的地步,则让很多老老实实做营销传播的瞠目结舌了。恶炒的本质在于拿不出真东西让人注意自己,只好虚张声势剑走偏锋,比如开业时往天上撒点钱(装在气球里)、促销时向街头泼点酒(成吨地招呼),再比如不论是搞什么活动都只简单地讲求个“什么之最”,动辄邀吉尼斯见证,然后就标榜是最佳营销企划四处宣讲……中国营销20年来的成长,改变了“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培育了全球最具潜力的广告大市场,但也矫枉过正地生出了广告大战的过度热情。尽管央视几大标王的轰然倒塌逝者可追,但其失败的本领被更多的后来者发扬光大地继承了,以往的标王不过是一个行业里个别企业在中央电视台一个媒介上的冤大头式的孤注一掷,现在倒好,一会儿补钙一会儿补血,一会儿保暖内衣一会儿掌上电脑,变成了一个行业里的诸多企业,在广播电视、报刊路牌子诸多媒介短时间内集中地狂轰乱炸,大有齐心协力一两个月轰垮一类产品之势。
   对于“谩骂”,也有个名词叫“口水战”,其实就是企业之间不顾诚信地互相攻讦。
   听听最基层的营销人——售货员的促销培训成果就可一窥谩骂的风行:你的人说我的产品原料缺斤少两,我的人说你的生产技术落后十年,你说我做的广告是蒙你傻,你说我炒的概念是逗你玩……为了争抢消费者,一些大企业、大品牌亦不惜自降身份、自甘堕落、自毁长城。 “阻击”的正式名称应该是“地方保护战”。一些外地品牌可能被各种粗鲁的手段阻击于当地市场之外,于是在甲地要买乙地的车需花更多的冤枉钱,丙地啤酒厂在丁地苦心经营的销售网络,可能被当地同行以种种手段收拾得体无完肤。当然,依赖于这类保护者也不会下气力去修炼营销能力,更谈不上成长的烦恼了。
   ……
   表面上看来,中国企业拓展市场的活动依然是轰轰烈烈,但拨开外在的喧嚣,把目前的营销招术大致分分类,看到的则是各类同样低档次、低水准的竞争,是同样的短期行为的浮躁。
   融合将是中国营销舞台上的主要模式
   一份对国内150家专业公司的调查显示,在回答最渴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时,竟有132家公司首选“有效的营销方法”,营销乏术的窘境与重整市场的企盼溢于言表。
   中国营销为何会在新世纪的开端,在全球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竞争进入一个更趋白热化的关键阶段时,却发生了不进反退的转折呢?有关专家认为,这是由起步晚但发展快的中国营销环境、规模大差异也大的中国营销人群体的双重因素造成的,不过这一转折早出现比晚出现好,越早出现就越有利于中国企业寻找思路与出路。 身为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广告》编委副主任的丁俊杰教授,对中国营销人突破当前困境做了预测性的描述:从加入WTO后的竞争角度来看,完全洋化的做法在中国不会像过去那么风光,“土八路”式的中国做法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有效,两者的融合将是中国营销舞台中唱主角的模式。海外留学归来人员尽管对海外的营销模式非常熟悉,但如果缺乏创新能力、接纳能力、仅用教条化的方式来面对中国市场,将不能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那些已经在国内立足并且具有海外视野的人将是中国加入WTO后最具竞争力的人。 沈渊及丁俊杰两位教授,目前有一个共同的社会职务——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评委会评委。金鼎奖作为国内唯一为中国营销人设立的专业奖项,于创立之初便高举起一面令业界眼前一亮的旗帜:为5000万中国营销人鼓与呼。今年十月下旬,人们将见到一部全面记录、分析中国营销历史进程的《中国营销报告》,其为中国营销现状的由来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脉络。据《中国营销报告》编委之一的熊明华博士介绍,市场营销在英文中称为“Marketing”,最早于1912年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教科书中。20世纪30年代,市场营销的概念首次传入中国,但其真正为国人认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却只是近20年的事。“探寻中国特色的先进营销思想必然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目前年销售十几个亿、利润却只有百万元左右的企业比比皆是,就是中国营销进入一个相对停滞期的具体体现。今天,中国市场的发展超越了中国企业的成长速度,多数国内企业的营销能力已赶不上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这一突出的问题,引起了海内外强烈的关注。”金鼎奖执委会主任、奇正咨询机构总裁孔繁任说。 中国营销之所以能在20年内便有一次极高速的发展,除了依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聪明才智之外,主要得益于两类启蒙老师,一类是在国门刚刚打开之时就先行而来的部分跨国企业,他们塑造品牌的全过程,不论是营销策略的制定、营销网络的构建还是营销人员的培训、营销活动的实施以及营销工具的运用,都成为我们模仿学习乃至追赶超越的目标;另一类是代表世界先进营销理论的思想启蒙者,比如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博士,他撰写的《营销管理》再版无数次,影响整个世界,相当多的中国营销人就是读着他的这本“营销圣经”而走上职业道路的;再比如另一位美国西北大学的学者、整合营销传播创始人唐·舒尔茨教授,这位全球第一本整合营销传播专著的第一作者使“整合营销传播”成为当前中国营销人引用频率最高、最时髦的专业词汇之一。 近来在为中国营销指点迷津行列里最为活跃的人物,要算是菲利浦·科特勒博士的弟弟、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总裁米尔顿·科特勒了,他在众多媒介的聚焦关注下为中国企业提出了五条营销指导原则:将营销战略集中于创造品牌价值;要战略性地而不是战术性地定价;将分销战略与长期品牌规划相结合;利用顾客导向的研发投入,有选择地进入国内和国际的高端市场;营销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游戏”,投资应该花在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方面,因为国外的竞争对手肯定会这么做! 颇为引人瞩目的是这位科特勒先生还向中国营销的优秀代表海尔开了一炮,他说海尔和摩托罗拉都是相当成功的企业,但他们所走的品牌之路迥然不同。就海尔来说,品牌就是一场大规模的促销运动——要让每个人都对海尔的名字琅琅上口;但对摩托罗拉而言,品牌是要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认知价值和品牌偏好的一场战略运动。海尔运用的是战术,而摩托罗拉运用的则是战略。
   而更轰动的新闻将发生在下个月的上海,全球咨询行业的数位绝对重量级人物——菲利浦·科特勒博士、唐·舒尔茨教授以及法国营销先驱让·艾尔菲教授等,将联袂赴上海出席第二届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颁奖大会暨中国营销论坛;这次的大会还特别增加了“菲利浦·科特勒营销理论贡献奖”,这个奖项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颁发,是极具国际意义的权威营销奖项。 “要走出中国企业营销乏术的困境,与世界营销思想进行更广泛的接触及对话是必要的,我们需要一个反复的‘走出去、请进来’的过程”金鼎奖执委会主任孔繁任先生评论说,“因为一些先进营销理念的引入,必须加以国际化的了解,否则会造成企业操作层面的混乱。比如我们在美国和舒尔茨教授讨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时曾谈到,在中国‘整合’一词现在有多种解释:在广告界,几种传媒手段加起来就叫整合;在经营界企业与多方面进行的合作也被称作整合。舒尔茨教授对此表示理解,在印度、南美及东欧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这一理论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因此反复的交流思辩相当重要。” 毋庸置疑,遭遇成长烦恼的中国需要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但即使是在面对权威的世界营销思想时,这种接触也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启蒙学习而是探索的对话,我们一方面要信赖自己的力量,一方面要通过全球视野找到自己的路。
上一篇: 功能性饮料市场大战 下一篇: 海尔冰箱的营销战略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