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创业报道 > 创业新闻 > 关注金融危机下的招商引资

关注金融危机下的招商引资

关注金融危机下的招商引资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逐渐改变“捡到篮子里便是菜”的粗放式招商模式,呈现出区域内定向错位招商,按产业链精细化招商的特点。但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仍然追求短期内对GDP增长做贡献,因此不同地区所选择的招商产业仍然相近、趋同,可能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
  招商更重协调避免同质竞争
  记者在江苏、湖北、河南、陕西、宁夏等省区调研发现,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工作出现新变化,一改过去“大兵团作战”的招商方式,淡化“是商即招,招来即商”的理念。一些地区侧重对招商引资活动“中观调整”,强调区域内根据产业布局错位招商。一些工业园区也注重“微观调理”,强调按产业链招商,通过招商完善产业链。
  “投资拉动型经济迫切需要招商引资,但也不是‘剜到筐里就是菜’。”湖北省鄂州市招商局局长何大刚告诉记者,鄂州提出招商要有针对性,高污染、高耗能和低效益的企业投资规模再大,也要拒之门外。
  过去,西安市县区、开发区之间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突出,无视产业定位乱招商现象普遍存在。为此,西安市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流转机制,确保“一区一主业”:各县区、工业园区在接洽不符合本区域产业规划的招商信息后,应当流转给其他县区或工业园区。投资信息和项目流转成功后,流出方可获得最高10 万元的补偿、奖励。目前,西安市有7个国家级开发区,错位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优质煤炭探明储量达273亿吨。经过4年多的招商引资,神华、国电、中电投等一批大型企业陆续落户,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500亿元,占全区同期到位资金的近三分之一。但自治区认为上下游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更能抵御危机的冲击,提出做细产业规划,延长产业链招商。以煤为原点,银川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规划66条产业链,其中23个项目已经委托科研院所做出科研报告。
  “基地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更需在产业结构、成长性等内涵上做文章。产业链招商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也可以产生集聚效应。”管委会书记曹服业说。
  小眼光难代大视野招商仍存短视弊端
  招商引资不忘产业布局,重视中观调整、微观调理是一项积极的变化,但记者发现,各地仍然存在行政区划内错位招商与经济区域内招商产业链趋同共存的矛盾、重视引进工业项目轻视农业与第三产业的隐忧,以及重引进资金轻对接技术的问题。
  一是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仍然存在地方眼光重、微观意识强的问题,表现在行政区划内重视错位招商,但与周边地区的招商产业链仍然近似、雷同。
  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埋头”协调本行政区划内招商引资项目布局,但所打造的招商产业链却与周边地区、资源禀赋相近地区的相似。一些地区“抢跑意识”强,虽然看到许多地方一哄而上都在发展某些产业,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问题,但相信“调控之斧”只会砍到动手晚的地区。
  近年来,一些中西部资源性省份竞相围绕煤炭、矿石和太阳能等资源招商,出现先后上马煤化工项目,西北几个省区竞相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以至于这一新兴能源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现象。陕西省凤翔县将长青工业园定位为市、县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业园,除引进东岭冶炼公司1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外,还准备招商发展20万吨/年煤制二甲醚、煤焦油深加工、粉煤灰综合利用等项目,而周边几个省区早已建起大型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二是在“无工不富”理念影响下,一些地区招商引资重引进工业企业,轻农业、第三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
  中部某省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40亿元,是2002年的7倍。而从今年利用外资的比例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4.3%和27.6%,第二产业则占68.1%;合同利用外资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为0.3%和25.3%,第二产业则占74.4%。
  这个省的外商投诉权益保护中心主任秦小康说,招商外资存在一个基本的规律,沿海地区最初在招商中并不注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后才提出调整。内地客观上也将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是农业大省,但仅靠农业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靠国家财政补贴也难以拉平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
  三是招商重引进资金,轻对接核心技术,企业落户了,产能增大了,但所发展的产业缺乏内在发展引擎,尚难称真正“落地”。
  记者了解到,由于创新和研发工作投入大、见效慢、风险高,地方政府和企业创新积极性仍然不高。例如,在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项目中经常可见多晶硅等项目,但这一项目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宁夏银川市橡胶厂是一家生产轮胎的国有企业,生产航空轮胎已有43年的历史,其生产的“长城”牌轮胎在西北地区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为拓宽市场销售渠道,2003年,银川市橡胶厂与新加坡佳通轮胎公司合资成立两家合资企业,生产的轮胎以“佳通”品牌出售,“长城”品牌从市场淡出。银川市橡胶厂总经理刘永辉说,商标、品牌也是无形资产。合作6年来,我们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失去了主导权。
  借招商调结构应肯定政府主导模式须转型
  调研中,一些干部、学者认为,在当前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的情况下,我应充分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在保增长中调结构,在调结构中促增长。招商引资作为三驾马车中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应重视。而引导新一轮招商热对调整产业结构产生积极影响,应有效规约政府的招商行为,突出企业与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
  湖北省利用外资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谭作刚说,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欠发达、自身动力又不足的情况下,招商引资需要政府推动。但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对本地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又可能过度介入微观经济领域影响调整效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余安教授指出,资本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在引进的时候必然会有竞争性。而政府手中掌握着各种经济社会资源,极易导致政府替代企业作为主体去招商引资。
  一些学者认为,应通过规约政府的招商行为,实现政府主导的招商合理转型。一是改变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压力型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机制,禁止各级政府变相向各部门、下级政府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任务,禁止各级政府以内部突破方式进行政策大优惠招商,以避免“借招商保增长调结构”向“为GDP增长做贡献”蜕变。二是鼓励政府把招商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优化产业布局上,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是强化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政策把关作用,防止引进落后的产业。
  同时,鼓励企业、中介组织以商招商,通过市场行为发展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国家产业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志乐研究员说,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在招商引资中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以商招商不仅能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还可以通过并购、改组、合资等方式招商引资,更能统筹外来经济力量与本地经济力量的关系。而政府在招商中更应发挥宏观引导的作用,更做好地方立法、产业规划等工作。
  从“饥不择食”到精细环保
  ——透视我国新一轮招商引资热
  近年来,各地为拉动经济增长,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以招商促发展已成为各地的共识,由此也引发了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记者日前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调研发现,与以往“饥不择食”相比,新一轮招商引资呈现出招商方式精细化、招商主体基层化、招商理念“绿色化”等三大新趋势。
  招商引资助地方“过冬”
  记者近日在湖北、河南、宁夏、江苏等地调研了解到,为促进经济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地新一轮招商引资活动开始向纵深发展。
  在中西部地区,从上到下都将招商引资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些地方明确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有的甚至当作“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由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招商。
  不少地区整合部门力量,新设立招商局,通过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种投资招商会、贸易洽谈会等,进行招商引资。有的出台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从政策导向上向招商引资倾斜。一些地方从市县到乡镇集中搞“招商百日会战”,各部门或多或少都有任务,到年终统一考核,形成“全民招商、全员招商”氛围。
  湖北省利用外资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谭作刚说,从湖北经济发展走势来看,招商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大,去年全省总投资6000亿人民币,而境外省外投资占到1000亿左右。
  河南省开封市招商局副局长张瑞生说,开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4年初的4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1100多家,大约98%以上是靠招商引资、引进资金建设起来的。
  “城市发展靠经济,经济发展靠工业,工业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引资。”湖北省大冶市招商局局长周国金说,招商引资对经济的拉动可以说是主导性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外资,显得更加重要。
  三大因素助推招商引资升温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新一轮招商引资升温除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外,还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一是东部沿海地区跨越式发展带来的示范作用。谭作刚说,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的GDP、外贸出口和湖北在同一水平线上,经过30多年发展,广东已远远把我们甩在后面,江苏经济总量在改革开放之前跟湖北属同一档次,浙江还在湖北之后,但现在跟湖北的差距都比较大,关键就是东部沿海搞开放性经济,狠抓招商引资。
  二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近几年,随着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企业纷纷到内地寻求发展空间,这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中西部地区积极利用自身比较优势,抢抓机遇招商引资。
  宁夏自治区招商局提出,今年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圈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围绕承接以煤、电、化、油为主的制造业及相关的配套产业,特别是煤化工深度加工产业项目等着力抓好承接工作。湖北鄂州市招商局局长何大刚介绍,近几年鄂州积极呼应,确立了“深耕广东、开发江浙”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想,同时向海外、东北延伸。近年来引进的470多个项目,有36%是广东、江浙地区的。
  三是应对金融危机的现实需求。基层招商干部反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招商引资难度进一步加大,沿海外向型企业多采取观望态度,不愿到中西部来,而已签约项目则由于资金紧张开工缓慢,一定程度影响了招商引资的进度。然而,一些地方紧紧抓住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的背景,积极调整思路,创新方法,错位竞争,加大力度招商引资,为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一轮招商引资呈现三大新趋势
  近年来,一些地方纷纷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与以往相比,新一轮的招商引资活动呈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招商方式精细化。记者了解到,与以往大规模搞招商会等粗放式招商不同,近年来各地十分注重招商引资的实效性,除了省市组织的招商洽谈会参加一些外,尽量采取精细化、针对性强的招商方式,取得明显效果。
  大冶市采取“小分队”定向定点招商,全市组织20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两三个人,有针对性的盯住几个大项目,从研究引资目标、分析可行性、谈判,到办理手续等,负责到底。大冶还推出“以情招商”,通过同学、老乡等关系,发展在外地经商的本地人回乡创业。福建努展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原是大冶人,在同学的游说下,决定回乡投资,在大冶工业园区选地50亩,投资5000万注册了大冶努展服饰公司。
  宁夏、河南等地采取“以商招商”,利用在本地投资的客商所依附的社会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市场资源等,再引进新的客商和项目。
  此外,一些地方还推出“产业链招商”,利用已有项目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市场空间,有意识地选择符合本地产业需求的项目进行重点攻关引进,对优化当地产业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招商主体基层化。以往招商引资活动大多集中在省、市、县三级。近年来,乡镇一级有成为招商引资“主力军”的趋势,从上级任务分解到组织具体招商,乡镇都是重要主体,有的甚至村一级都会筹划招商引资。记者在中部地区调研时了解到,有的省份个别村也在有意识地梳理村民的社会关系,看谁在外面有过硬的关系,便于有针对性地介绍招商信息。
  招商理念“绿色化”。在基层采访中,记者明显感受到,一些地方官员招商理念有所转变,对项目有所“选择”,不再是“捡到篮里都是菜”,“绿色招商”的理念开始渗透到基层。
  何大刚说:“招商引资是很重要,但是现在我们已过了见项目就招的发展阶段,对产业政策、环保、能耗等都有要求,现在是招商选资,有污染、能耗高、不科学的项目,我们宁可不要。”由于不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近三年来,鄂州市先后放弃了15个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
  据周国金介绍,前不久,温州皮革协会组织一批老板到大冶,说要征2000亩地来大冶搞皮革加工厂。环保部门了解到,牛皮脱毛需要用化学物质浸泡处理,极有可能形成污染。尽管能带来不少税收和就业,大冶还是婉拒了他们的投资要求。
  金融危机背景下谨防地方“非理性招商”苗头
  招商引资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记者调研发现,迫于竞争压力,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同程度出现了降低优惠政策门槛、下达任务指标、借机铺张浪费等“非理性招商”的苗头。专家认为,这表明地方政府仍在过多地介入微观经济领域,存在一定的隐患,急需引起重视。
  比拼优惠政策导致高成本引资。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交通、环境等区位竞争优势,在招商引资上还是单纯地强调拼政策、拼优惠,不惜牺牲国家利益高成本“抢资”。目前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土地、税收等方面。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地方无权搞土地和税收优惠,现在都改换名称进行变相优惠,即在保证上缴国家、省等上级的部分外,地方将留存的那部分税收和土地收益奖励返还给企业,对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奖励政策。由于地价低廉,一些地方连“三通一平”的土地整治成本都无法收回。
  特别是那些区位和资源禀赋基本相同的地区,为争引项目,几乎每个外出招商干部的手中,都拿着当地政府优惠政策的红头文件,大搞“让利竞争”大赛,不断推高各种显性招商成本。
  下指标、分提成招商加重行政色彩。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些地方采取超常规招商模式,层层下达指标、分解任务,有的地方同时出台奖励措施,引导鼓励全员参与招商。
  记者近日在山东“菏泽卫生”网站上看到一份今年发布的《曹县卫生局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提出“为……切实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我局的招商引资任务”,“卫生局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规定“卫生局各股室、局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各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要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人人参与招商引资。除有招商指标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每季度向卫生局提供1-2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每半年至少有一个固定资产过千万元的项目来曹考察”。同时规定“对招商引资工作有实绩的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县政府奖励的资金全部归引资人,并在工作岗位调动及单位年度评优选先和提拔干部时优先考虑 ”。
  中部某省一位市招商局长告诉记者,今年市直78个责任部门都有指导性计划,平均每个部门1000万左右的任务。招商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完不成任务的不得评先进,完成任务的年终按千分之五给予经费奖励。“招商引资搞得好的部门领导优先考虑提拔,一个开发区的书记因为去年招商引资成绩突出,今年就调进了市委常委班子。”
  借招商之名搞擦边球式腐败。湖北省利用外资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谭作刚说,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异化的擦边球式腐败现象。有的造成优质国有资产流失,比如引进一个企业来对本地企业进行改制,本来价值1000万的资产让你100万买走;有的企业本来是限制类的项目,只要给点好处,审批人便高抬贵手,同时还容易发生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借资源配置之名进行权力寻租。
  还有的借招商引资之名慷国家之慨,大搞铺张浪费。记者了解到,为完成招商引资指标,驻外招商干部三天两头请客商吃饭,招商不成公家承担相应费用,招商成功个人拿奖金,公款成了干部谋私利和创造政绩的资本。据东北一位参加过地方到境外招商引资活动的专家透露,一些地方到境外招商,招商会还没开完,举办方就收摊去观光旅游了。
  重引进资金项目轻环保重蹈粗放式招商覆辙。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污染企业纷纷到中西部地区落户,造成当地环境污染。而最近发生的陕西凤翔血铅到湖南浏阳的镉污染事件,都是中西部许多地方重资金和项目引进轻环境保护导致的典型案例。
  记者采访还发现,一些县市甚至为外来投资商发放“绿卡”给予重点保护,规定未经县政府批准,禁止任何部门进入企业检查。这种“挂牌保护”的做法与市场运行法则格格不入,不仅无助于提升一个地方的改革开放形象,而且客观上对其他企业形成了不公平竞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指出,地方政府如此重视招商引资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不足,只能是通过政府手中的土地、税收等资源来吸引投资,但这种发展模式是不科学的,各地在获得短期GDP增长的同时也付出越来越多的“隐性代价”,如财税损失、土地滥用、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甚至危及地方政权稳固。从实际情况看,至少在引资问题上,基本上没有体现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等政策的要求。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余安教授认为,党政干部把精力和大量时间花在陌生的招商引资上,将不得不放弃原本相当熟悉也应该完成的本职公务,是典型的角色错位、越位。以上种种“非理性招商”行为表明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在强势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这种“微观介入”和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格格不入。
上一篇: 新闻学院学生社会的实践总结 下一篇: 李嘉诚和香港大学硕士生笑谈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