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创业分享 > 社会万象 > 论医学创新中的灵感思维

论医学创新中的灵感思维

时间: 社会万象

论医学创新中的灵感思维
                 浦玉生

    地球村中的生物物种总量,虽然每年都在锐减,但目前仍保持着7位数。论单个个体总量,人类不及
鼠类,更远远不及蚁类;按总重量,蚁类已在人类之上!那么,在芸芸众生之中,人类何以成为万物之灵
呢?
    具有社会性,这并非人类的专利,蚂蚁、蜜蜂,甚至不少哺乳动物都生活在一个小小的“社会”之中;
能劳动,更非人类之长,许多动物在营造巢穴方面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其劳动成果之精细也令人叹为观
止;众所周知的蜂房,不仅构造简单,坚固耐用,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空间原材料,其六角形各内角
的角度曾令多少建筑设计师折服!
    思维,能进行灵感思维,这才是答案的真谛,这才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医学
家都非常重视和倡导它。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系统地研究医学创新中的灵感思维,有助于我们探讨和
认识创新思维的机制和规律,用以启迪和培养全民族的创新能力,为我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作出贡献。
    通过对古今中外医学史上运用灵感思维完成创新的实践过程进行考察,灵感思维可以划分为酝酿——顿
悟——验证三个阶段,其核心是顿悟阶段,按照顿悟总体机制的不同,灵感思维可分为自悟型和外引型两大
类,主要有十种形式。现分述如下:
1、原型启示。
    这类事件的特点是:触发因子与课题答案的构型或外型几乎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充分准
备的研究者一旦接触到这些事物,就能产生联想,直接从客观原型推导出新发明的设计构型。比如,在三
国以前,古人动外科手术,采用的放血法,使病人晕过去,然后进行手术,这种方法危险性极大。神医华
佗从人酒醉后知觉麻木得到启示:能不能采用一种方法,让病人像醉汉一样无所感觉呢?华佗经过多方探
索,发明了一种“麻沸散”,病人服后就失去知觉,这样能够成功地开展手术。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空前的
创举,而公元1800年美国人莫尔顿用乙醚开始作全身麻醉,比华佗晚

了1600多年。无独有偶,我国赵生
才受鱼汤凝固的启发而发明了不用开刀手术就能完成的栓堵节育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
2、触类旁通。
    在医学研究中,与研究课题同构、同型的情况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情况下,需要医学家触类旁通,举
一反三,开创新领域,发现新规律。英国的李斯特由有机物腐败联想到伤口感染化脓,受生物防腐技术启
示而发明了医用消毒剂;中国的修瑞娟是从大海浪涛运动的观察中受到启示,提出了人体微动脉血管的特
殊自律运动理论;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是用他的“泵联系”,使熟悉变成陌生,去打破旧的“涨落潮”的联
系。学生学习这个理论学生联想到游泳池,使陌生变熟悉,学习血液循环的知识。哈维的创造力导致了一
个创新思想,使全人类受益。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发出来的联系发现史增加他的知识,导致一个个人结
果。
3、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是在别人不觉得稀奇的平常事情上敏锐地发现事物的苗头,是从客观世界偶然披露的珠丝马
迹上做出重大价值的创新。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观察用泥土封闭着培养的细菌,忽然发现细菌
似乎被溶解了。他抓住这个现象深入探索,发现这些泥土里有一种化合物,从中分离出能够抑制细菌生长
的青霉素。
4、点石成金。
    这种顿悟的诱因来自外界的思想点化,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的一些明示或隐喻。德国的贝林为对抗白
喉杆菌正在一愁莫展之际,日本访问学者北里柴三郎关于中国医学“以毒攻毒”的医理讲座使他心头为之一
振。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成功“白喉抗毒素血清”,开创了免疫学的全新领域。美国的摩顺听了杰克逊讲
的“本想吸几口乙醚来解解氯气之苦,结果却昏然入睡”的一席话如获至宝,经反复试验,他便发明出了一
种新型强力麻醉剂。德国的科赫发明分离细菌方法的关键,是寻找一种即有液体特性又有固体特性的培养
基——胶冻,而这又要归功于他妻子的及时提醒。
5、顺手牵羊。
    当思维主体集中精力研究某一课题

时,突然遇到了与本课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另一种有价值的待解事物
或现象,导致“意外所得”,这是“顺手牵羊”法。德国的伦琴在阴极射线本性的研究中,意外地发现附近的
荧光屏上有闪光。他抓住这一现象,穷追不舍,终于发现这是由阴极射线打到玻璃管壁上产生的穿透力很
强的另一种射线造成的,他名之曰“X射线”。俄国的弗奥多洛夫在为一男孩摘除刺入眼中的玻璃片后,意
外地发现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来治疗近视眼的新医术。德国的柏琴在实验室用化学方法合成比天然颜料“皇
族紫”鲜艳而又牢固的人造染料“苯胺紫”。
6、水到渠成。
    罗列凡协助防疫站作灭菌实验:激光灭菌率为22%,超声波灭菌率为33%。他想:如果声光并用不
就达到55%了么?一实验,竟把细菌全部消灭了!这就是“水到渠成”法。据《英国医学期刊》报道,瑞典
乌米欧大学社会医学系教授柏格兰在过去10年间对12500人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那些很少去剧院、音乐
厅、画廊,很少阅读书籍、去教堂或参加社会的人的残废率会增加50%。由此“水”导致“渠”成。以诗治
病,是意大利人新近的一项“专利”发明。在意大利的一些书店或药店里,可以买到用药盒装潢包装,上面
标明“主治”、“服法服量”、“禁忌”等字样。据称,一个疗程往往要“服用”一个系列诗篇,“诗药”对失
眠症、忧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其它心理方面的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7、急中生智。
    16世纪之前,外科手术中是用烧红的烙铁来止血。法国的帕累在做手术时,不巧烙铁还没有热,他急
忙用刀柄按在大血管上,血流立刻止住了。事后,这位医生便萌生了用夹子止血的新思路,“止血钳”就这
样问世了。当电脑技术在医疗诊断上应用后,急中生智的事情往往由智能医生去办理。智能医生就是由电
脑与网络组成的高科技诊断软件,他能立即告诉你诊断的结果。一个医生究其一生最多也不过诊治万余病
人,而一台电脑至少可以记住上亿个病人的病历。同时能记住各类专家

对不同病例的诊断方法,其推理病
因的准确性,比普通医生高明。智能化时代的智能医生开处方甚至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当然,这一切离不
开人脑的灵感思维。
8、梦幻创造。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睡梦中把清醒状态思考的信息以某种变式重新组合,经过实践,导致发明创造
的成功。格拉茨大学教授洛伊早上醒来详细地记下梦境,“他走进实验室,以生物学历史上少有的利落、简
单、肯定的实验证明了神经搏动的化学媒介作用。他准备了两只蛙心,用盐水使其保持跳动。他刺激1只蛙
心的迷走神经,使其停止跳动。然后他把浸泡过的这只蛙心的盐水取出来浸泡第2只蛙心。洛伊满意地看
到:盐水对第2只蛙心作用,与刺激迷走神经对第1只蛙心的作用相同;搏动的肌肉停止了跳动。这就是世
界各国对化学媒介作用进行水量实验的起源,化学媒介作用不仅存在于神经与它们影响的肌肉和腺体之
间,而且也存在于神经单元本身之间。”
9、潜能激发。
    1997年俄罗斯人脑研究所专家研究发现,人脑中具有数量惊人的自由度。当外界因素想干扰它时,
它总是能找出“出路”。俄罗斯医学博士茹拉芙列娃为修复1名儿童患者心脏成功地利用猪心脏瓣膜,避免
了出现排斥及形成血栓,这成为1997年俄罗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事件。我国古代就有心身医学的说法,
近年来在匈牙利有用书治病取得成功的医生欧拉赫·安托尔,他认为:“病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失去同自
然、自我、同伴和精神世界的真正联系。”对病人来说,通过读书来加强或恢复这些联系,对治疗大有好处
特别是对一些神经病人、心理性病人,能从自然中吸取生活力量,从精神生活中吸取精神力量,这也是一
种潜能激发的方法。
10、另辟蹊径。
    1997年英国卢期林研究所利用体细胞移植技术培育出克隆羊“多莉”。由于“多莉”的基因构图完全
同于提供体力细胞的母羊,再次证实哺乳动物能够进行无性繁殖。同年,美国比弗顿的俄勒冈地区灵长类
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也宣

布,他们利用克隆技术繁殖出2只恒河猴。克隆是英语单词Clong的音译,其含义
就是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就是“生物放大技术”。克隆羊和克隆猴等克隆技术的成功是人类思维另辟蹊径的
结果,它将对世界生物技术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与之相适应医学领域也将出现惊人的创新,许多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将极大
地丰富科学方法之武库。譬如,传统的科学实验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观测统计,二是介入操作。检查病
人内脏的病变通常也有两种方法:一是动手术从患处取样,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即直接取得信息,但
需要介入操作(动手术)。二是用X射线扫描仪对病人患处作剖面扫描,绘出剖面图。这是一种经过多次转
换的间接取得信息的过程,其信息流经历了:器官实体——X射线散射——传感器——电脑——剖面图。如此获得
的信息同样可供医生诊断之用,并且可以作动态观察。
    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在剑桥的分子生物实验室将基因技术、X射线晶体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三技术结
合起来,成功地描绘出乙肝病毒核蛋白结构。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核蛋白分子的大部分呈阿尔法螺旋线。科
学家表示下步将设法改变蛋白,使它成为对付其他疾病的疫苗。
医学创新是科学也是艺术,它是灵感的火花,神启的痕迹,它是真善美的结晶,创造力的体现。
让我们重视医学创新中灵感思维的研究,为人类飞向未来插上金翅!

上一篇: 无本生利的致富点子 下一篇: 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