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企业管理 > 商务方案 > “○”管理方案:一切为了不管理

“○”管理方案:一切为了不管理

时间: 商务方案 qq oppo ○ppo手机价格 qq下载官网

Programof“○”beingmanaged:Alldoneaimsatnomanagement

    现在看来.近百年的管理学史.人们仅仅是致力于对组织内部所有的“有”展开了管理和研究.且不见得有效;而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组织内部除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才、物和产、供、销等外.还有一些本该引起高度重视而却一直被忽视甚至受歧视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可被名之为“无”的东西。诸如“自生自发”的文化、隐形秩序、隐性知识.等等。

    本质上.上个世纪人们一直谈论的正是如何管理这些“有”的问题.而恰恰就是没有人有意识地来谈论关于“无”的管理。而在终极意义上说.这些“无”具有更为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为.正如老子所说.是“无中生有”、“有生于无”.而绝无反例。“无”作为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始终决定并操控着所有的“有”。深入一步说.我们对所有的“有”所展开的管理.最终目的恰恰应该也必须是为了对“无”展开有效的管理.并进而实现真正的“不管理”。正如理论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理论.管理的最高境界竟然就是不管理。我们对于管理所做的一切.正是为了实现这种“不管理”。或者更准确地说. “不管”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管”.“管”是为了实现真正的“不管”。于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有机管理了.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善于管理.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无”.包括是否对“无”进行了管理以及能否做到“不管理”。由此看来.管理学发展至此.不能不重新归“0”.即归于“无”.并亟需对“无”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实现对“无”的管理。

    正是为了对“无”展开有效的管理.我们提出“‘○"管理方案”。这里的“○”是一个无极圈. 也是一个“0”.即“无”。正如我在《中国人的道德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所指出的.“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意念或意境.有了这个“无”.中国自然哲学思想和艺术创造等便由此开启.并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在世界文明史上早熟的民族

之一。中国古圣人有了“无”这个概念.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长河中.就不知激发了多少富有创造力的头脑的好奇心和创造热情。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说孔子读《易经》.读懂了一个“中”字.那么老子读《易经》则正是读懂了一个“无”字。据统计.《道德经》全文共有5298字.总用不同的汉字792个.其中“无”字的出现频率为100次.位居第7位。出现频率居于前6位的是:“之”(248次)、“不”(238次)、“以”(164次)、“其”(139次)、“而”(117次)、“为”(114次).这些字几乎全是虚词或者是起过虚词作用.而“无”出现时却基本上都起着实词作用.大多有空灵、静虚、清灵等意思。由此可以见得老子对于“无”的推崇。周敦颐《廉溪集·太极图说》中指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周敦颐这里所说的“无极”就是一种关于“无”的意念或意境;而所谓的“太极”便是一种“有”的状态。在周氏看来.宇宙万象在“无”中生“有”后.所有的“有”.都是“负阴抱阳”的.也即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问题的关键是.“太极本无极也”.也就是说.宇宙万“有”(即“太极”)都“本”于“无”(即“无极”)。由此看来.抓住了“无”就能搞清楚所有的 “有”的来龙去脉。在“有”与“无”之间.“无”是本.是根。同样道理.就组织管理而言.管理了“无”.也就抓住了管理工作的根与本;管理了“无”.也就抓住了管理工作的总纲。纲举则目张.所以.若真正管住了“无”.也就可以实现真正的“不管理”。

    有了前述关于“无”这样一个意念或意境.现在来谈论“‘○"管理方案”就较为轻便了。下文将从三个步骤或者说是三个层次展开我们的“‘○"管理方案”。

    第一步:要实现对“无”的管理.首先必须修炼一颗“无常心”.将心境反推至“无”--空灵的境界。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

·四十九章》)所谓的“无常心”.绝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要求我们不但不能固执一己之见.而且还要有一颗厚实博大的包容心.要有一个海纳百川的大胸襟。明代大学问家吕坤在《呻吟语》中.对老子的“无常心”作了精彩的解说:“举世都是我心。去了我心.便是四通八达.六合内无一些界限。”“无常心”正是要做到“去我心”.达到“举世都是我心”。显然.“无常心”这样的境界.恐怕只有把自己的心“修炼”到空灵、静虚、清灵.即“无”的境界.才能达致。

    在老子看来.世俗中人.往往装满了自己的想法.固执拘泥.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样的心犹如一块顽石.不仅不可能突破自身.超越自我.还往往带着一孔之见、一己偏执.步入“死地”。所以.圣人应该“无常心”.解放自己的心灵.使自己达致意志的自由。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这个“虚极”、“静笃”的境界就是一种“无”的境界.也就是“无常心”的境界。我们要想对“无”展开管理.就必须把那颗被世俗蒙蔽或侵袭得千疮百孔的心.反推到“无”--“空灵”的境界。这并不是要求人们去搞什么闭关修炼.去做不食人间烟火的修道士.实际上.在世俗组织里生活的人.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去我心”.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即“举世都是我心”.那么“无常心”的境界同样是能够达致的.而且.这种“空灵”的“无常心”的境界对于组织管理来说.至少有五大作用:一是“无”的心境有利于增强思维的敏感度。“无”是空灵、静虚、清灵的境界.属于人类意识里比前意识、潜意识更深层次的“空灵层”;这样.所有这些前意识、潜意识层的丝丝律动.都将在这一“空灵层”裸露无遗.所以思维的敏感度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二是“无”的修养有利于增进组织内部的和合度。正是因为思维的敏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将愈能深入到人的“真正智力的根部”.进而愈能觉察组织内部参与互动的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的种种“不一致”.并且还将有

望进而察知产生所有这些“不一致”的真正根源。找到了这些根源.组织内部的和合度就有望得到空前的增强.最至少是将能实现真正“和而不同”的良性互动的局面;三是“无”的修炼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无”是一张白张.一片未开恳的处女地.可以描绘出最靓丽、最美好、最宏伟的蓝图。不仅如此.正如我在《中国人的道德怎样“炼”成的》一文中所指出.“无”的境界不仅能更清晰地透视“真相”.而且.“无”与“愿景”之间将远比彼得·圣吉所说的“真相”与“愿景”之间的距离更远.也因此必将产生更为强大的“创造性张力”;四是“无”的境界有利于增进人的包容度。正如我在《与霍金对话--中国自然哲学之于新宇学》所指出的.那个图示“无”的境界的“无极圈”.佛家称之为“圆觉”.意思是圆满之灵觉.即指佛家所觉悟之道.周备圆满.毫无缺漏.就像这个大圆圈。显然这只有觉悟到了最高境界.才能觉通此道。道家把这个圈称作“金丹”。这“金丹”指的是以自体为炉鼎.自气为药物.抱一守“中”.炼心养气.养修身性.达到一种“静”、“虚”、“空”的境界.用图像来表示.就是这个大空白圆圈。显然.能达此境界的人.当然就能做到“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五是“无”的境界有利于培养人的公德心。“无”是一张纯净的白纸.也是一面 “照妖镜”.因而.前意识、潜意识层丝丝恶念的律动.将都不可能逃出“无”的法眼.也因此而有望唤醒人们内心良善的美德。老子在《道德经·十六章》继“致虚极.守静笃”一句.紧接着又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所说的“知常”.就是要知“道”。“道”是什么东西呢?“道”就是“无”。因为道生万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德经·十章》).他对万物起作用了却从不炫耀、从不居功自傲。而“道

”之“德”还集中体现于“天道无亲”(《道德经·七十九章》).“道”是永远不会搞亲亲疏疏的。所以知“道”有容.有容乃大.能容则公.天道是最宽容、最大度、最公“道”的。所以天“道”富有最良善的道德品质和最健全的人格魅力。有了像“道“这样的“无”的境界.岂能有私?

    第二步.通过心的归零、归“无”.实现对诸如隐性知识、隐形秩序、“自生自发”的文化的有效管理。

  这是因为.归零、归“无”的“无常心”境界.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潜意识层.而是我们所说的“空灵层”。我们说过.这一“空灵层”.是人的“真正智力的根部”.将使思维的敏感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此时.不仅潜意识层的丝丝律动会裸露无遗.所有那些隐形秩序、隐性知识、自生自发的文化之类的东西也必将会倏然凸显.现出原“形”。显然.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进而可以着手对这些“无”的东西的管理。所以.不仅“无”中会生“有”.“无”中也会生出“无”.进而实现以“无”管“无”。

    显见不争的是.现在管理学界还非常缺乏关于“无”的管理理论。在无意间对“无”展开了有效管理的.当首推张西振等人提出的“模式语言管理”理论。该理论直接针对的是组织内部那些隐性知识的管理.认为组织中应该重视那些附着于员工身上且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关键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管理。这些关键性知识对于一个组织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企业组织正是依靠这些关键性支撑的;关键性知识是其核心竞争力。而这些关键性知识非常隐蔽.它们附着一些员工的头脑之中.随着调动、升迁、退休、亡故而使这些隐性知识流失。为此.张西振等人提出要运用“模式语言” 来管理这些隐形知识.办法是把这些隐性知识通过描述性的语言疏理成一种“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这些隐性知识通过显性化而得以保存;另一方面.通过模式语言的描述.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标准”.可以在今后解决同类问题时重复使用。模式语言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是卓有成效

的。隐性知识的特征正在于它的隐密性.而通过模式语言加描述.可以使之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化.变成一种模式。模式是流动的标准.标准是凝固的模式。模式语言的活力正体现于它是一个开放的、流动的标准.进而成功地实现了对“无”的“标准化”管理。

    王国锋提出的“流管理”思想则是直接针对隐形秩序的。他从“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中医理论出发.认为必须树立整体企业观.要从“功能管理”(基于西方分解主义的管理思想)转而为“流管理”(基于中医理论)。认为管理过程就是主体对企业内部意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产品流的控制过程;这其中意识流控制并决定着信息流.信息流控制并决定着资金流.资金流控制并决定着产品流。这一模式正好与中医理论关于人体的神、气、血、身四个要素一一对应。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由“神”指挥“气血”在全身的流动.进而确保身体的健康;在 “流管理”思想里.意识流同样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在最深层次控制并决定了信息流、资金流、产品流的最终“流”向。其它所有的“流”是否畅通.关键要看意识流是否通畅。于是“流管理”思想的着力点必然在于“意识流”。“意识流”本质上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因此.在我们看来.流管理最终落脚点正是要管理这种“无”。只有实现对“意识流”这样一种“无”的管理.然后才能进一步实现对信息流、资金流、产品流等“有”的管理.因为在所有这些“流”里流动的肯定是“意识流”。而“意识流”显然又受文化所控制.所以在本质上说.“流管理”思想必然需要展开文化及其质量的管理。

上一篇: 圣诞节活动策划 下一篇: 商品采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