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如何创业 > 农村创业 > 建设创新文化 提升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文化 提升创新能力

时间: 农村创业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国家、地区和企业发展的核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创新是最佳途径,也是必然选择。

创新文化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一种勇于创新、支持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一种敢于冒险、勤于探索、鼓励竞争、的精神状态,是从观念、制度层面上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发展创新文化,是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前提。没有创新文化提供智力和精神的支撑,没有创新精神推动社会的深刻变革,提供促进创新的环境和条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就无从谈起。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是推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路径。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的根基。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需要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创新文化成为推动又快又好发展的动力。

转变观念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思想决定行动,创新文化的实质是思想的大解放。从历史上看,凡是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是由重大的创新文化引领的。没有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就没有古代封建社会的文明;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没有第一次科技革命;没有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没有改革开放和今天的繁荣昌盛。对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更是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的思想,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体制机制创新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动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需要观念的支撑,更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作保障。上个世纪初,内燃机和电力等许多技术创新并不是美国人发明的,却在美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产业化,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建立了一套体制机制,保证了创新成果的利用和推广。国内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和以北京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借鉴:要通过发展创新文化,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保护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吸引社会资源要素不断投入到创新活动之中,由此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推进创新实践,既要鼓励创新,更要宽容失败。任何创新,都意味着从无到有、开风气之先,总要伴随着风险,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创新活动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科学探索也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对创新失败的宽容,体现了一种文明与进步。只能成功,不容失败,必然导致不求作为、无所作为。宽容失败,善待失败,才能使失败变为成功之母,培育出勇担风险、勇攀高峰的价值观。

创新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是个人和地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推动和实现自主创新,是一项涉及体制、机制、文化、国民素质等诸多方面和层次的复杂问题,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企业、个人的综合素质,是组织能力和科技水平结合的成果。同时自主创新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然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结合在一起,需要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来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把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结合起来,把整个科技链和产业链变成价值链,形成生产力,增强竞争力。

创新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结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是当代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自然科学间多学科交叉和社会科学间多学科融合,已经成为新世纪科学创新发展中新的突破口,成为新的生长点。对于自主创新,社会科学发挥着和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力求把两者统一并融会贯通于创新实践之中,使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活动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鼓励自主创新实践

强化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主导地位。自主创新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扶持创新、保障创新、保护创新的政策措施和机制办法,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

要通过制度的杠杆,协调创新主体与社会之间的收益平衡关系,积极推动和引导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创新活动,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与政策环境,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源要素不断投入到创新活动之中,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益。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首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以此引导、支持、鼓励企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其次,要发挥政府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技术开发机构,为企业自主创新注入强大动力。三是切实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形成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与工商、文化、公安、法院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要搭建科技基础平台、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和组织协调攻关。要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建设好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把分散的社会力量凝成社会合力,组织重大课题研究攻关,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企业的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市场最敏感,对技术创新最需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也最强。实践证明,再小的企业,一旦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就可能成为市场的宠儿,再大的企业,一旦丧失自主创新能力,就必然会被市场所抛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与市场的结合。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就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改变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一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确保企业有充足的研发资金。二要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建立研发机构,使研发机构真正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动机”。三要加快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它们适应市场能力强、机制灵活的优势,使其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自主品牌,实现产业升级。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普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对外技术依存现象十分突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企业为主体,以品牌为载体,紧紧依托自主创新,培育壮大自主民族品牌和本土品牌,提高地方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带动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的整合和保障。要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竞争机制实现资金、人才、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的最佳组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积极力量,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关于自主创新的几点认识

自主创新必须立足实际,找准定位,搞好规划。推进自主创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之路。作为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要以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科学合理确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在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自主创新,要分级次推进。国家层面主要是建立鼓励、保护和引导自主创新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机制,以创新核心技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作为地区层面主要是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立足地区产业升级和技术研发中的关键问题,确立自主创新的方向和重点,调整结构,树立品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地区产业升级,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企业层面主要是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与组织保障机制,利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性能、质量,树立品牌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

正确处理技术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关系。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但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把推动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基点和核心。

强调自主创新并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创新。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二战”后的日本,八十年代以后的韩国,都是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取得重大成功的。他们在很多领域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达到了 1∶5到1∶8,这使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因此,我们要在更深层次上引进技术,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把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深度。

强调自主创新,也要充分吸纳他人的智慧和技术优势。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现有科技资源,加强横向的技术合作交流,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拓宽地区技术创新的途径。要建立自主开发的平台,培养锻炼自己的技术开发队伍,进行技术创新的实践,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素质,把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要进一步确立在世界范围内利用科技资源的战略思想,引导地方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使我们能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学习先进科技成就,全面提升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自主创新成败的核心。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核心是拔尖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人才使用和人才资源竞争也日趋国际化,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已成为国家战略。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为创新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创造机会,提供舞台。

充分认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对人才的管理要以新的理念和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对人才流动持更加开放的态度。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改革人才工作机制,健全人才管理体制,高度重视本地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建设,创造拴心贴心、宽心舒心的选人用人环境,做到用感情爱才、用事业育才、用待遇聚才、用机会引才,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团队,实现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突破。要加强国内区域性人才交流与合作,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办法,通过分配、产权、社会价值激励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
上一篇: 大学生开烧烤店的创业故事 下一篇: 春节晚会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