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头脑风暴 > 创业论坛 > 上海创新要着眼于创新的氛围与环境

上海创新要着眼于创新的氛围与环境

上海创新要着眼于创新的氛围与环境
 
当前,围绕着上海如何建成创新型城市的讨论众说纷纭,各大报刊也展开讨论。对此,我很赞同的一种观点是,应以全球化的思维与视角考察上海加快自主创新问题。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看法?我想是有感而发:
  自从张艺谋先生被聘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之后,社会舆论议论纷纷,其怀疑的焦点是,张艺谋先生能否着力表现出,将中国特色的表演发挥到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水平?按照大家看法,张先生的创意似乎总是离国民的期望与认可差一截。
  与此相对应,一位在华工作的外国女教师的看法值得我们回味。不久前,《参考消息》上转载了她的短文。她的观点非常明确,即:在不断变化着的中国,每天都在发生创新。这些创新的发明者不是科学家和领导干部,而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为了和谐的工作和生活,他们的应对措施极富创意,解决了很多在国外需要立法或政府干预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她批评政府,对此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按照她的观点,这就是创新!更为重要的是,以全球化的思维与视角来看,这是一种国际化的创新观。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上海,上海的创新现在究竟如何?一位在国内外颇有声誉的创业家告诉我,他几乎每周都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这些人来上海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对上海充满着好感,三到四天过去后,好感逐渐消失,急于赶回老家。询问下来的原因是,上海不过如此,恰如一个漂亮的女人缺乏聪慧的大脑,美妙的城市外形里面具有创意性的思想太少,或者说,有趣的、令世界着迷的东西太少。
  对此,我们能否扪心自问,如今的上海能告诉全国些什么,能告诉全世界些什么。
  显然,作为一个联接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的重要城市,上海应该而且必须成为一个出思想、出创意、出亮点的地方。
  对以上所说,相信不少人会表示赞同,但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出思想、出创意、出亮点是不是创新或自主创新?
  我对下列的观点表示赞同:
  (1) 自主创新是一种破旧立新的过程,是一个新价值的发现、旧价值的破坏过程,它需要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价值观,所以它是一个文化问题,环境问题。上海能否具备创新型城市的条件,关键在于上海能否容忍这种破旧立新。
  (2) 现有对自主创新的认识,首先是科学技术创新,主要靠政府的大力拨款支持;其次是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在全国彼此提供优惠的竞争环境中,今天上海已难以继续从中获得独特的自主创新的优势。上海必须创造一个独特的、国际认可的自主创新环境。
  (3) 上海在为早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的努力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导入全球化思维和视角来考虑其自主创新的领域、方式、途径与机制极为重要。在上海人的理念与行为中,全球化思维与视角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搞城市开发、支柱产业、房产开发、园区建设的思维定势有关。如果我们至今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自主创新方面不会有大的作为。
  (4)相应地,政府需要在自主创新环境上研究并做出努力,转换其行政与管理职能,促使一个有利于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出现和发展。
因此,我认为,从上海作为全球经济体的一个节点、上海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以及上海如何为全球化经济、东亚经济和中国经济做出应有贡献的角度,来考虑上海加快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方式、途径与机制的研究问题。
  首先,考察上海作为全球化经济体的节点所要达到的状态,包括:对全球创新型城市及其对全球化经济的贡献与作用的分析,中国向具有持续性发展能力国家转换中对上海的要求,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地位和优势、挑战与机遇、存在的弱势与障碍,上海如何克服现有的差距,迎头赶上,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所瞩目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这是讨论上海自主创新的战略定位问题。
  其次,在塑造有利于上海加快自主创新的领域、方式、途径与机制方面,探讨相关的思路、关系、结构和效果问题,这是讨论如何选择一个能使上海成为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地位与优势的体制设计与组织模式问题。
  再次,提出有利于上海加快自主创新的领域、方式、途径与机制方面的总体设计思想、框架、组织、政策问题,这是对第二个研究的细化,包括实施策略。
 最后,提出如何转换政府职能,如何改进现有创新评价体系等系统化建议,这是所谓的“破旧”问题。
  当前,上海创新应重视:
  (1) 城市的自主创新与城市的现代化息息相关。目前上海虽已具有了国际化都市的外在形式,但相当多的机构与干部仍习惯于城市发展的“规划热”、“园区热”、“招商热”、“房产热”和“大工程热”,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点缀。在公共政策与社会服务等最能体现全球和区域创新特征的领域,个体以及社会的活力不足,令人回味或留恋的不多。
 同时,以上海力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城市的努力方向来衡量,城市的形象与特点不够鲜明,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其大城市定位的重视程度相比较,差异较大(如,香港讨论过“亚洲的瑞士”的城市定位问题)。在此背景下,如果只是片面强调创新的技术层面,选择一些产业领域投入巨资,将创新仅仅理解为科技的产业化或商业化,这势必与国际上普遍理解和接受的创新型城市相差甚大。
  (2) 从获取与维系一个大城市的可持续成长的竞争力角度来看,上海作为一个起联接作用的节点式大都市,其创新型应体现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思维与视野、活跃的思想交流与丰富的知识创意、廉洁高效的行政效率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效能、积极参与事务的社会组织和珍惜城市形象与爱好生活的市民阶层。
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有海派文化之说。多少年来,在上海,名人与市民并存,外来与本土同在,原创与吸收共辉,这种文化氛围和都市环境使上海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全国乃至东亚保持着其活力形象,至今还为人所称道。上海是一个有历史、有传统、有理性、有特性的城市,上海的自主创新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都市环境,我们不能忽视“上海制造”背后的历史传承和文化脉络,相反我们应该让其在新时代能够发扬光大,重塑上海人的创新精神。
  (3) 上海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应该以全球公认的创新型城市或区域为借鉴,以全球及区域思维和视角整体考虑上海的创新型城市和加快自主创新的问题。
  最后,我的结论是,如果承认上海的自主创新行为与上海的创新环境具有很高的关联度,那么就应该将探求有助于构造上海自主创新环境和氛围的要素和条件,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重点领域、方式、途径与机制。
  总之,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来上海会向全中国、全世界传输越来越多的上海独有的创新思想及其创意、想法和模式。
 
上一篇: 大学生当老板三年内可免交19项税 下一篇: 加盟商的骗人方式 加盟前一定要看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