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创业项目 > 在线教育培训 > 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时间: 在线教育培训
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说到为人处世,每个人大凡都有自己的境界。这些境界往往与每个人的经历和所接受的教育有关。   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从点点滴滴中接受为人处世的熏陶。极少有人一出生就能知道很多事物,绝大多数婴孩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璞玉,或曰像一张洁白无渍的纸张。人最先接触的是哺育自己的母亲和父亲,以及兄弟姐妹等等家庭成员,他们(她们)的言语、行为、表情、教导等等,都在有意无意地雕琢着那块璞玉,都于有意无意中在那块无渍的纸张上描绘着画图。这种最初的雕琢或描绘,是孩子秉性和人格的形成过程。这种最初的雕琢或描绘,对孩子的一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雕琢或描绘所遗留下的痕迹,可以在日后的生存中加以修正,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或消除。因此,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现今的人们也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那些无论是活到多大年龄但其语言或行为仍不符合社会规则的人,人们也常常冒出来一句:“缺少家教”。“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话听起来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逻辑。可见,人们的为人处世境界,最初形成于家庭教育。
  现今的人们,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甚至开始了胎教启蒙;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技能,不惜强迫几岁的孩子接受各种特长训练;为了让孩子出类拔萃,竟然要求尚在小学的孩子必须“考双百”,要求尚在初中或高中学习的孩子必须“考前几名”。这样的父母们大都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格?为人处世境界,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有家庭的责任,也有教师们的责任。人格一旦扭曲,焉能不影响到孩子们的为人处世境界。如果留心,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孩子们在小学里一旦有什么差池,老师就会将责任推给家长;孩子们在初中里一旦有什么差池,老师会将责任推给家长和小学老师;孩子们在高中里一旦有什么差池,老师会将责任推给家长,推给初中老师和社会;孩子们在大学里一旦有什么差池,老师和学校会将责任推给家长,推给中学老师,推给社会。小学的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缺少家教。”初中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缺少家教,你们在小学老师是怎么教的?”高中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缺少家教,你们初中的老师是这样教你们的?”大学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道德素质缺失,这与家庭、社会和中学教育不无关系。”由此亦可见,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境界的形成,与老师们也脱不了干系。古人之所以说:“教不严,师之惰。”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总有一天,人要离开自己的家庭,离开学校,进入到社会中去。常言道:“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染缸里又岂能拉得出白布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秉性、人格和为人处世之境界,人与人之间如何才能相处的融洽而尽量少发生摩擦和隔阂?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什么样的秩序和环境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的秉性难移,但人格是可以修正的,其为人处世境界也是可以修正的。随着环境的变迁,每个人为适应环境而自然修正着的,正是个人的为人处世之境界。为环境所迫的修正,是被动之修正。那么,人格及为人处世境界的主动修正,则要依赖于个人的修养了。
  修养,需要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如果说人格的修养目标是“仁”,那么为人处世的修养目标则是“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和”引申于中国人自己的哲学。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和”是中国哲学里的核心之核心、精华之精华。要想弄清楚这个“和”的含义,就要介入到中国的哲学领域。
  什么是哲学?哲,明智(聪明)也。通俗地说,哲学就是一门充满智慧的“明智”学问。因此也有人说,哲学是让人聪明的一门学问。
  中国有自己独立的哲学,并且中国哲学领域里的很多见解,至今都在影响着国人,影响着社会,影响着世界。一部《易经》,涵盖了万事万物演变的哲理和规律。倘若将《易经》单纯用作“算命”,那就太降低它的作用了,就如同将电脑只当作打字机,或将网络只用来玩游戏。
  古人崇尚大自然,对大自然顶礼膜拜。古人也从长期对大自然的观察、感悟中,提炼并总结出了大自然演变的规律,并将其推广应用到了任何方面。何谓易?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变才是永恒,道理就这么简单。古人以“阳”代表天,代表刚、健,代表与刚、健有关的一切事物;以“阴”代表地,代表“柔、育”,代表与“柔、育”有关的一切事物。“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者,规律也。所谓天道,即指自然规律。古人提倡效仿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即所谓“天人合一”。阴、阳对立统一,存在于任何事物之间、之中,这与现今的“矛盾”论是一致的。阴阳协调,则生;阴阳失调,则病。人,社会,自然界,概莫能外。例如,对大自然而言,风调雨顺,草木就能很好地萌发生长。降水少则旱,多则涝,草木的萌发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对社会而言,能协调、平衡各种矛盾,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就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反之,就会引发社会动乱;对人而言,身体内部协调且营养均衡,就健康。反之,就会生病。古人将阴阳(矛盾)对立中的统一,称之谓“和”。对“不和”采取的方式,是谓“调和”,其目的是要达到“和”。
  古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发现了万事万物始终处于变化状态并总结出了变化之规律,还在于用一个“和”字即表述出了对所有事物变化状态及其规律的认知程度。可以说,“和”是中国哲学中对所有事物最佳状态的表述。
  儒、释、道,是中国的三大传统文化,其中又以“儒”为主流。有意思的是,这三大传统文化却都是在认同“和”的前提下,分立而发展。作为道学创始人的老子,其《道德经》中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释(佛)学中有“六和敬”之戒条:“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儒学的《中庸》则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用今天的话说,“和”就是“协调”,就是“平衡”,就是“度”,就是“无不及且无过”。换句话说,“和”就是“恰到好处”。万事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认识并把握“和”,同样需要智慧。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做个好宰相和做个好医生的相通之处,在于能知道什么是“和”什么是“不和”,且能因人因事因地而异,采取适宜的“调和”措施。宰相面对的是社会,需要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及时发现社会矛盾并采取适宜的处理手段,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医生面对的是人的身体,需要诊断出人的身体是否健康,需要发现病之根源,并提供适宜的治疗手段,以保证人的身体健康。“调和”社会的措施,是法律是政策;“调和”人体的措施是药方及相关的诸如针灸、按摩等手段。任何一种“调和”措施的出手,都需要考虑相关方面的“协调与平衡”,需要掌握“度”,“不及”或“过”不仅达不到“调和”之目的,还会造成其他方面的“不和”,从而使社会或人的身体形成“疑难杂症”。
  针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发而有节制,把握好“度”,对自己对他人都有益处。比如,每个人对金钱都有欲望,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没有钱就无法生存,钱太少(不及)就不能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然而,一旦对奢侈形成追求,对金钱形成欲壑(过),就会为获得金钱而不择手段----贪污、受贿、盗窃、抢劫等等,最终给自己、他人及社会带来伤害。针对于社会,管理手段跟不上(不及)社会秩序会紊乱,管理手段苛刻(过)社会秩序会紊乱,无的放矢地滥用管理手段(调和无方)同样会导致社会秩序紊乱。社会紊乱,是由于(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失衡、失调(失“和”)所导致。针对于人和自然,任意滥采滥伐、任意污染、任意改造自然(无度),就会造成生态失衡及环境恶化(失“和”),其最终的恶果还是要人类自己来承受。针对于市场经济,平等、诚信、公平、互利互惠等交易原则,是良好市场秩序(“和”)的保证,一旦盛行潜规则或欺诈、胁迫等,使“和”遭受破坏,那么受害者将包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游弋的每个单位和个体……矛盾无所不在,“和”亦无所不在。
  古人将天、地、人谓之三才,将其中的人视为“五行之秀,天地之心”。今人则认为“人的因素第一”,并懂得“要想做事,先学会做人”之道理。社会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知识,但社会稳定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要保证社会稳定,就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其前提首先就是要提升每个人的素质----为人处世的境界。“和”是对立统一,是于变化中的生存法则。大自然“和”则孕育万物;社会“和”则稳定、发展;人“和”则万事兴。“和”是古人伟大智慧的结晶,即使到了今天,也还具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感叹古人伟大智慧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和”是大自然之最佳状态,是大自然状态的最高境界;“和”是社会之最佳状态,即社会状态的最高境界;“和”也是人之为人处世的最佳状态,即人之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要想生活在一个比较舒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氛围中,每个人都须朝着“和”的目标,加强自身修养,逐步提升自身的为人处世之境界。
上一篇: 提升人气指数的9大路径 下一篇: 美国大学是怎么赚钱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