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络营销 > 市场公关 > 致富经:抢鹅背后的亿元产业

致富经:抢鹅背后的亿元产业

时间: 市场公关

  每天下午都是江苏省扬州市的生鹅交易市场最忙活的时候,这儿的鹅有一个特点,大部分是长途跋涉过来的。

  记者:“你们从哪来?”

  收购商:“从淮安。”

  记者:“ 从淮安拉来多少只鹅?”

  收购商:“一千只。”

  收购商:“我啊,我是山东的。”

  收购商:“这些鹅都是外地的,山东的。”

  在扬州有三个这样的交易市场,高峰期一天的交易量能达到八万只左右,可是,即便有这么多鹅,记者听到的却都是另一个声音。

  收购商:“抢,每天都要抢。”

  收购商:“来迟了就没有了鹅不够就要抢了,来得少就要抢了,昨天我就没有买到,确实需要抢。

  记者:“ 你能抢过吗?”

  收购商:“能抢过,加油抢。”

  每天运到扬州的鹅至少有几万只,可即使是这样大的量还要抢鹅,那么,这些鹅都到哪去了呢?

  在扬州的街头巷尾,随处可以看到这种叫做黄珏老鹅的摊档,这是当地用特殊工艺制作的盐水鹅,它既是扬州人的家常菜,也是宴请的必备菜品,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扬州街头的采访中,很多扬州人都说每周家里都要买一到两次黄珏老鹅,而且味道首推用本地鹅做出的黄珏老鹅为最好。

  消费者:“ 那肯定是本地的鹅。”

  消费者:“ 本地的鹅当然好。”

  消费者:“我们本地的人都吃本地的鹅。”

  制做黄珏老鹅一般都是以整鹅品相吸引顾客,然后再切开零卖,所以扬州本地鹅因为没有经过长途运输,没有伤痕,卖相比较好,再加上是用粮食喂养,口味特殊一直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当地养鹅能赚钱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但这鹅却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养的.

  方巷镇是扬州白鹅的主产地,当地有4百多户农民靠养鹅致富, 农户孙云桃就也想养但他却一直养不成。

  扬州市方巷镇农民孙云桃:“鹅赚钱那时我是晓得的 养鹅肯定多少都会赚 就是资本大 我就没实力养 没有钱养。”

  两年前孙云桃的儿子因病去世,治病花光了家里所

有的积蓄,尽管知道养鹅赚钱,但养鹅的投资对他来说是难以承受。

  扬州市方巷镇农民孙云桃:“ 这个鹅苗钱大概是十元一个,200只鹅几千元,儿子去世以后,欠的钱太多,没有实力养。”

  就在一家人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村里忽然给他送了200只鹅苗,还不要钱,孙云桃喜出望外.

  扬州市方巷镇农民孙云桃:“ 去年四五月份,弄了二百只鹅给我养,高兴啊,鹅养出来就高兴了。”

  一年过去了,孙云桃用七分地养了三茬鹅,一家赚了四千多元钱。而让他走上致富道路的这两百只免费鹅苗其实是当地政府买下送来的.原来,当地政府也觉得城里黄珏老鹅用量很大,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对没本钱的农户,政府都会免费发放鹅苗。

  这个抓鹅一抓一个准的农户叫徐永林,和孙云桃相比,他可以说是方巷镇养鹅最早的一批人.别看他现在很高兴,可是一年多前他还是一脸愁容呢.

  方巷镇养鹅,一直是采用种草散养的方式,因为场地有限,大多数农户一批最多只能养几百只,徐永林家里有10多亩地,算是镇里大户,可这些地和房前屋后他都被他种上了草,一年也不过养了几千只鹅,眼看养鹅赚钱,想多养点,去哪种草给他难住了.正愁的时候镇长来家做客了,说给他介绍了一个养鹅的去处。

  扬州市方巷镇农民徐永林:“这将近一百亩的地都被我用来养鹅了。就是说这附近一百亩的地都被你养鹅了。”

  这就是徐永林的一百亩养鹅场地,属于方巷镇兴湾村扬州白鹅养殖小区,为了扩大白鹅养殖面积,2007年,当地政府在这里种植了1000亩牧草,建成标准化鹅舍3000多平方米,改散养为种草圈养,以免费使用,吸引养鹅大户进入.去年,徐永林一进小区,一次就养了两万多只。到了年底一算账,因为养殖量大,他成了当地养鹅赚钱最多的鹅状元。

  扬州市方巷镇农民徐永林:“我跟你说实在话,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保守的说,我去年少说也赚20多万。”

  眼看着小区场地大,草多,

养殖量可以翻上好几倍。小区建成一年,就有20多个养鹅户搬了进来,除了用家里原有的土地养鹅,这些农户去年在小区又多养出20万只鹅,去年一只鹅最少赚20元,这就是多赚了400多万元,这利润让其他人也动了心。做鹅饲料生意的沈继宏就是其中一个。

  沈继宏:“我本来做饲料的,去年养殖户效益好,每个养殖户养了几千只鹅,就赚了七八万块钱,当然就心动了。”

  今年年初,小区为了再扩大养殖面积,开始招收本镇外的农户,沈继宏听说后第一个报了名,进来就养了一万只。

  沈继宏:“为什么要进这个小区养,主要政府对这块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你像硬件设施、种草这些都是政府投资给我们免费享用的,那当然是想进小区养了,我们自己投资硬件设施当然还要有一定的投入啊。”

  目前,每天,小区都有上千只鹅运往扬州。方巷镇也力争再建立5个这样的小区,将年饲量提高到100万只。传统的办法养本地的鹅,保证了黄珏老鹅的纯正,也使黄珏老鹅的牌子更加响亮,在黄珏老鹅走出扬州的同时,人们也把扬州当作了鹅产品的加工基地,许多加工企业也主动找上了门,在这里投资建厂。

  鹅加工企业董事长刘长山:“我们就冲着黄珏老鹅的品牌来的,这里有金可淘。原来没有进超市的,都是小摊子小作坊,现在把它变成工厂化,上海,苏州 常州,无锡,镇江。”

  记者:“ 就是整个江苏省都有卖?”

  刘长山:“对,就是不仅在扬州卖了。”

  刘长山本是南京人,当初就是看上了黄珏老鹅的品牌来到方巷镇办厂,如今仅他一家企业一年就需要300多万只鹅。随着黄珏老鹅走进宾馆、超市、专卖店,黄珏老鹅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扬州的加工企业就越多,除了做黄珏老鹅,市场上风鹅等其它鹅产品每天也要几万只的用量,仅方巷一个镇,一年因鹅而创造的产值就超过了一亿元。在这种利益的刺激下,交易市场上充斥的一片抢鹅声就不足为奇了。

  收购商:“本地的鹅不够吃吗,远远不够,本地人有钱,肯吃这个鹅。”

  收购商:“鹅少就要抢。”

  收购商:“这个市场一天大概两万只左右。”

  鹅交易市场负责人:“ 高峰期,扬州的话,一天大概需要六万只到八万只左右。”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上一篇: 中国式管理要寻求超越 下一篇: 杰尼亚的品牌史话